汉代统治者认为蹴鞠有治国习武之象 , 在宫廷之中大力推广,据《弹棋序经》载“昔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墩鞠者,尽炫其便捷跳跃 , 帝好而为之 。”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广之下,蹴鞠得到了快速发展,因其认为蹴鞠在军事练武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开始出现了多鞠室竞争,队员身体直接对抗,场面激烈 。
文章插图
这一时期随着深入发展 , 制定出了详细的比赛规则,还对裁判员的公正执法提出了要求 。随着竞赛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还出现了专业的蹴鞠书籍《蹴鞠二十五篇》,不仅如此,更出现了女子蹴鞠赛 。
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人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比较困难 , 像蹴鞠这样的体育活动自然没什么发展 。
进入唐宋时期,蹴鞠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 。唐朝时,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各族文化交流频繁,蹴鞠、相扑、围棋就是那个时候传到日本以及朝鲜等民族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蹴鞠的生产工艺也不断提高,唐代以前所用的鞠是由两块皮革里边包裹毛发之类的东西制成的实心球,唐朝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改良,发明了用动物膀胱作内胆 , 外边用八片皮革缝制的空气球 。场地上也在汉代的基础上做了由竹竿和丝网组成的球门 , 分为单球门和双球门 , 故此在规则上也做出了改变 。双球门蹴鞠比赛的规则是 , 比赛中把上场的人数分为相等的两队,以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多者为胜 。这种要求要队员身体激烈接触,对抗性强 。单球门比赛的规则是 , 比赛时场上把队员分为相等的两队,比赛中分别位在球门两侧,彼此不能越过对方区域,比赛以踢过对方场地内的次数多少为胜负的计算方法 。这种比赛区域的减?。?队员身体不能有接触的比赛,减少了对抗性,加强了观赏性和娱乐性 。
文章插图
蹴鞠在宋代成了真正的巅峰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改良,由唐时的八片尖皮缝制改成用十二片皮革缝制 。在给球充气方面,唐代是用嘴,宋代发明鼓风箱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兴起,城市中涌现了供体育艺人们表演的“瓦舍”,进而爱蹴鞠的艺人为了维护本行业的利益自发的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如“齐云社”和“圆社”(大致相当于足协) 。南宋文人陈元靓曾一言“四海齐云社,当场嫩气球,作家偏着所,圆社最风流,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 。”随着在市民百姓中的深入发展,逐渐由竞技性向娱乐性和技巧性发展,民间还组织每年向表演的艺人进行评级 , 通过鉴定可以授予证明其水平的“名旗” 。
到了元代,宋代瓦舍勾栏的繁荣景象已经不在,制作工艺也没有再发展 。蒙古族从马背上得到天下,提倡骑马、射箭等本族活动,蹴鞠虽然有所开展 , 但并不受重视 。统治阶级的不提倡,导致其活动主体急剧缩小 。加上科举制度的取消,文人的不得志,蹴鞠开始沦落为青楼女子、落魄知识分子等社会下层人民为了逃避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娱乐嬉戏 。蹴鞠沦为青楼妓女取悦客人的手段 , 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低俗的活动,加速了蹴鞠的衰亡 。
明代推崇“程朱理学”,在“重伦理道德,轻实践竞技 ”、“存天理 , 灭人欲”等思想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的禁锢,文弱之风盛行 。带球门的蹴鞠活动已经完全消失,进一步的娱乐化,《金瓶梅》中多有提及青楼女子借墩鞠表演以取悦于纵垮子弟的事例 。统治者更是严令禁止军中蹴鞠,“奉圣旨,在京但有军官、军人蹴圆的卸脚 。龙江卫指挥伏禺与本卫小旗姚晏保蹴鞠 , 卸了右脚,全家发赴云南 。”可见当时的社会氛围对蹴鞠的发展极为不利 。
- 吕洞宾做了什么,为什么狗要咬他?
- 乾隆为什么要平田文镜的坟墓?
- 曹操学狗叫,为什么只有许褚敢笑出来?
-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为什么失败
- 杜立特空袭东京的时候,日本用的是什么防空炮?为什么一架都没击落?
- 迦太基为什么打不过罗马?
- 长平之战的主帅是谁?为什么一开始用王龁而不用白起?
- 长平之战之前,秦国为什么要攻占上党?
- 驼峰航线为什么难飞?路线是怎样的?
- 为什么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孙权都以少胜多的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