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养宠物的?

现代人很多都喜欢小动物 , 喜欢养宠物,比如说猫猫狗狗的,更能引得很多人的喜爱 。现代人会给自己的宠物做一些衣服,比如给狗穿上外衣或者鞋子,戴上帽子 , 做美容做造型等等 , 但是和古人相比,这些其实早就过时了,因为古人还会给狗狗染指甲 。古人也非常热衷于养宠物 , 那他们又是怎样去养狗的呢?

古人是怎么养宠物的?

文章插图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养狗 , 家中有一只萌犬,能够为生活带来很多欢乐,每天傍晚带着爱犬遛弯于大街小巷,也不失为一种愉悦 。
然而不止现代人养狗成风,就连古代人对待萌犬也是情有独钟 。
虽然养狗在战国时期,乃至春秋以前便已兴起 , 但“宠物狗”的概念,却流行较晚,大抵在唐朝时,才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宠物狗”概念 , 即狗这一种动物,作为一种惹人怜爱的小动物,而被当时的唐朝贵妇们当成宠物来对待 。
如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著名国宝——《簪花仕女图》中,便描绘了两只小巧可爱的“拂菻狗”,这种小型犬类对人无害 , 却是由西域高昌国敬献,而非中原所产 。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给这种高昌国进献的小狗,取名叫做“拂菻犬”呢?因为在唐朝时 , 拂菻正是“东罗马帝国”的别称,也可称为“拜占庭帝国”,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
从公元395年,到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里 , 东罗马帝国与当时的亚洲地区产生了密切而又频繁的联系,尤其是与西突厥,双方之间 , 通过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保持了长达近百年的商旅往来,因此在鼎盛时期的唐朝 , 经由突厥等西域地区传入的东罗马帝国产品 , 屡见不鲜 。这其中,尤以“拂菻狗”为名 。
古人是怎么养宠物的?

文章插图
《旧唐书?高昌传》:七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 , 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 , 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 。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
而当年的高昌国王名为麴伯雅(麴:qū) , 是后魏时期的高昌国王麴嘉的第六世孙,早在隋朝时,高昌国便向隋炀帝连年进贡,并将大量的西域商品带到中原 。
当年玄奘西游,便曾途径高昌国 , 因高昌自古崇尚佛学,全民信佛,因此抵达此地的玄奘法师,受到高昌王室的热烈欢迎,并被尊为座上宾 。
《旧唐书?高昌传》:其王麹伯雅,即后魏时高昌王嘉之六世孙也 。隋炀帝时入朝,拜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封弁国公,仍以戚属宇文氏女为华容公主以妻之 。(注:曾经的高昌国,就在现今新疆省吐鲁番市高昌区的东南方向 。而这段记载中献狗的人 , 名为“麴文泰”,实际上是麴伯雅的儿子,因为伯雅去世 , 所以文泰继位,时年接替父亲,来唐朝敬献拂菻狗 。)
曾经的高昌国富饶美丽,盛产水果 , 自古到今都是连通中亚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因此不论是从遥远西方 , 还是西域等地传来的商品,都要经由高昌国进入中原,再加上高昌国王向唐朝连年进贡 , 所以来自东罗马帝国的拂菻犬,经过高昌国君的进献 , 便迅速进入当时的唐朝贵族视野之内 。
古人是怎么养宠物的?

文章插图
而根据《旧唐书》中的描述,可知这种“拂菻犬”非常机灵敏捷 , 如: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
从这八个字大概可以看出来两点:首先这种小狗的性子很“聪慧” , 一般而言,聪慧活泼的小狗惹人喜爱 , 我想这也是拂菻狗能被唐朝贵妇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则很有聊头了,“能曳马衔烛”,这是个什么才艺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