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西域仍然在匈奴的掌控之下,乌孙并没有因为张骞的来访而瞬间脱离匈奴、联合大汉,而是采取折中方案 , 送给了大汉数十匹好马作为答谢,同时派遣使节到大汉访问 。
正是这次访问改变了历史 , 访问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乌孙使节看到了大汉社会的富庶和军队的强大,乌孙对大汉的态度由此发生转变 。
文章插图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猎骄靡,猎骄靡立其为右夫人,双方和亲 。此后不久,匈奴单于也将女儿嫁给猎骄靡,成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尊) 。三个国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
这种微妙的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 。一方面,乌孙和匈奴仍然是从属关系,乌孙不敢和匈奴公然决裂;另一方面,大汉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没有展示出必胜的实力,这成为乌孙观望形势、不敢贸然联合大汉的主要原因 。
此后,大汉又派出解忧公主前去和亲 , 继续巩固双方关系 。直到公元前1世纪,大汉对乌孙国的苦心经营终于取得了巨大回报 。
公元前72年,匈奴进攻乌孙,汉宣帝派十五万大军、五道并进前往支援,汉、乌联军发起反击,大败匈奴 。
此役,乌孙“获……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驼七十余万头”,直捣匈奴“右谷蠡王庭” , 与大汉合兵制胜 。
公元前71年,匈奴再攻乌孙,结果碰上天降大雪,很多匈奴人冻饿而死,乌孙趁机联合丁令、乌桓发起反击 , 匈奴再败 。
至此,大汉、匈奴之间长期的战略相持被打破,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终于实现,乌孙归汉成为大汉攻击匈奴的转折点,匈奴不得不面对两面夹击,开始走向衰弱 , 并从此一蹶不振 。
文章插图
公元前60年开始 , 匈奴陷入连年内战,经历了一系列单于争夺战以后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靠大汉 。
东汉中晚期,在大将军窦宪、耿秉等将领征讨下,北匈奴大败而逃,被迫西迁,在欧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但也从此消失于中国历史舞台 。
可惜的是,乌孙也未能保持强盛 。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国大、小昆弥并立,国家处于长期分裂,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数百年,直到5世纪初 , 乌孙被柔然所灭 。
从背匈奴到归汉 , 乌孙的向背直接导致了匈奴力量的削弱以及大汉实力的增强,这也难怪当年的汉武帝为了“与乌孙共灭胡”,不惜打破儒家教条,“从其国俗”,让细君公主先后嫁给猎骄靡、军须靡父子 。
【汉朝为什么没办法灭绝匈奴?乌孙族起到重要作用】“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 后人对大汉的和亲政策往往颇有微词 。但从结果来看,这种和亲政策无疑是取得重大成果的,大汉王朝之所以能击败匈奴,除了两汉强大国力以外,乌孙国的作用至关重要 。
- 窦燕山到三十岁还没子嗣,做了怪梦后广行善事
- 狮子和摩羯 狮子和摩羯配对
- 拿破仑占领欧洲为什么没能完成统一?
- 苹果连接电脑 苹果连接电脑没反应,只能充电
- 古代西方人东进的时候为什么选打印度而不是中国?
-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为什么会成为诸葛亮的标配
- 古代盐为什么那么重要?不仅是调味料更是政府的经济命脉
- 司马元显是东晋的宗室,为什么和他的六子一起被杀了?
- 古装剧里面的妖怪为什么杀不了皇帝啊?
- 一战之后,日本为什么要向英美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