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三 )


6月2日黎明时分,天气逐渐恶化,西北风力达8级,海况也逐渐恶化,这一情况对“塞德利兹”号左舷炮廓的水密性造成了更大的考验,该舰也不得不全力对炮廓进行填缝和排水作业 。与此同时,“皮劳”号在上风位置提供一定程度的风挡 , 而“北风”号继续对左舷前部炮廓进行排水作业,“克拉夫特”号则前出至上风面敷设油带 。以上措施都阻止了“塞德利兹”号的情况继续恶化 。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

文章插图
编队已经接近威廉港,英军潜艇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此时,“塞德利兹”号两舷只有一门高炮可运作,完全无法凭借自身火力驱赶潜艇 , 3~5节的低航速更是无法实施反潜机动 。因此,反潜任务完全落在了“皮劳”号和扫雷艇肩上 。除此之外 , “皮劳”号还需引导“塞德利兹”号进入威廉港所在的亚德湾 。由于“塞德利兹”号航速过缓,而亚德湾入口处的海流又较强,因此该舰只能沿着“皮劳”号的尾迹航行 。对于 “皮劳”号而言,最艰巨的任务是找出水深15米以上的航线 , 以保证“塞德利兹”能够通过 。
最后,“塞德利兹”安全回到安全区域,于7时50分在亚德湾入口处的沙坝附近下锚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艏楼已经化为一片废墟,该舰的右锚、锚链和锚链支架仍可运作 。在等待涨潮、返回威廉港的过程中,该舰的伤员先行撤下回港,部分阵亡者遗体也从舰上卸下 。
正午涨潮时,该舰以倒车姿态在航海拖轮的帮助下通过了亚德湾的沙坝 , 并于当晚继续前进 。6月3日3时25分,“塞德利兹”在瓦雷尔深水区下锚 。鉴于威廉港的船坞所能承受的最大吃水深度为10.5米,因此该舰下锚后潜水员立即投入作业,检视该舰水下部分的损伤,并进行了一些修补作业 。此时,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泵马力全开,一道对煤舱以及所有注满水的舱室进行排水作业 , 后续维修和改造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
【日德兰海战的“塞德利兹”号传奇】最后,“塞德利兹”完成了这段奇迹般的归航,并将在修复完毕后重披战袍 。日德兰海战过后,德国战舰采用的水密结构设计和炮塔防护的优点为此后各国建造大型军舰时所借鉴 。以此役中表现出的优秀损管和防护设计,“塞德利兹”赢得了“不沉战舰”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