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再出发|综艺「投喂」心理咨询师( 三 )



“看了《春日迟迟再出发》好喜欢李松蔚 , 我都开始追着看他的公众号了 。 ”这是包括她在内 , 很多恋综观众的心声 。
上文的初级心理咨询师也向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肯定了李松蔚在心理学圈内的专业度和美誉度 , 同时 , 她认为李松蔚能在《春日迟迟再出发》里做到高水平输出 , 离不开他日常就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 她也给出一个观点——能火起来的心理咨询师都挺温柔的 。
与此同时 , 恋综以及观察类综艺的“专家”这一角色 , 并不是只被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占领 , 在不少观众的心目之中 , 以《再见爱人》沈奕斐为代表的其他领域专家 , 也是“YYDS”式的存在 。
沈奕斐是复旦大学系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研究和家庭研究 , 这样的身份 , 放在大多数的恋综里来说 , 也是绝对适配的 。
全程看完《再见爱人》的这位初级心理咨询师 , 给到沈奕斐在节目里的表现评价就是“观察深入、理论扎实、输出准确” , 虽然她也觉得沈奕斐在讲话的时候“很像老师” ,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老师给《再见爱人》带来的加持力度 。

《再见爱人》观察员沈奕斐
随着《再见爱人》获得极高口碑 , 沈奕斐也成为了综艺节目里的香饽饽 , 她接连出现在《90婚介所》《没谈过恋爱的我》等多部综 , 为年轻男女的情感困惑指明方针 , 甚至连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邀请她去展开观点辩论 。
无论是李松蔚 , 还是沈奕斐 , 都在通过恋综专家的身份向市场证明自己的输出价值 , 但更重要的是 , 他们也持续在日常生活里输出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 不断给自己的个人IP价值蓄力 , 从而登上更大众舞台的适合 , 起到相互反哺的作用 。
沈奕斐在B站拥有自己的账号 , 更新频率不低 , 且不少内容都是针对当下热点的讨论 , 她之前对于BKPP的磕糖行为更是引来一大批粉丝点赞;李松蔚有过电视节目经验 , 自己的公众号也在持续输出内容 , 而最近释出的参与录制探探APP的“爱情公开课” , 对于“安全感”的拆解 , 也是个人IP价值的再度扩散……
热门综艺观察团身份加持之下 , 个人IP能量的拓展 , 也是这群专家们不断试验出的升维路径 。
如何定夺“专家”的身份选择?以沈奕斐为例 , 并不是所有观察类节目的专家身份 , 都得属于心理咨询师 , 但对于节目而言 , 需要做的是 , 根据关注的群体和议题不同 , 选择适配的专家 , 或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家 , 但也确实有与该群体、议题切实相关的经验 。
比如《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 , 前两季以法学生为观察对象 , 就分别找来了律师岳屾山和徐灵菱作为观察团成员之一 , 而第三季变为了医学生季 , 则邀请了眼科主任医师陶勇担任观察团成员;另一档职场类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两季则都采用了老板、导师坐镇现场观察的方式;如《爸爸当家》这样男性全职育儿观察类节目 , 育儿专家可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
恰当的专家选择正在引流综艺节目 。

观察类综艺之所以邀请专家作为观察团成员 ,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专家很大程度上能弥补由主持人和明星组成的嘉宾专业性上的不足 。
这一点在职场类综艺中尤为突出 。 不论是《令人心动的offer》还是《初入职场的我们》 , 都没能逃脱观众对于大量明星嘉宾没有真正职场体验和背景 , 难以输出真正有价值的关于职场生存观点的质疑 。
即便是恋综 , 也很容易面临嘉宾对于谈及一些情感话题的避讳和带头嗑CP等过于主观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