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一直有不小的争议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可以退推断,当时秦始皇决定这番决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体系的需要;二是当时有不少儒生会借用儒家经典来批评时政 , 所以秦始皇干脆就不让他们读这方面的书籍了 。不过“焚书坑儒”可不仅仅是为了儒家学派,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下面就来简单分析这这起事件,有不同看法的话,欢迎留言讨论 。
文章插图
焚书焚书一事,发生在公元前213年,这时,秦王嬴政已经统一六国 , 成为了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位皇帝 , 也正在摸索着进一步巩固秦朝政权 。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秦始皇在咸阳宫设酒,参与宴会者有七十位博士官 。一开始,一位名叫周青臣的博士便站出来,借着敬酒的机会,表达对秦始皇的敬佩,不断歌颂着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和建立秦朝的伟大功绩 。
这样近乎阿谀奉承的赞颂让始皇龙颜大悦,可就在这样一个时间,另外一位博士淳于越却当众泼了始皇一头冷水 。他提出此前的商、周 , 因为分封子弟功臣而让朝代留存长久,如今始皇已到这样高的地位,他的兄弟功臣们却未能得到分封,这是从未见过的事 。
这样的观点,自然是让始皇原本愉悦轻快的心情冷静下来,随即,他便让诸位博士就分封制与郡县制加以探讨 。
重点便来了 。丞相李斯,著名法家代表,他对于分封的建议相当不赞同 , 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史记》中记载了李斯的话:“五帝不相复, 三王不相袭, 各以治 。非其相反, 时变异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 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有欲学法令, 以吏为师 。”
他认为时代变化,承袭分封只会祸害当世百姓,并且由此引入文化的层面 , 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同时也限定了所焚书籍的范围,更制定了无比严苛的惩罚措施 。
这样的意见说服了始皇,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史籍记载,只寥寥几字——制曰:“可 。”
文章插图
坑儒在焚书事件一年过后,才是坑儒一事 。
公元前212年,有两位本来很受始皇重视的术士,或许是始皇交给他们制长生不老药的任务没有完成的希望,或许是对始皇的不满真的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他们在私下里对始皇加以批评,用词犀利尖锐——什么“刚愎自用”,什么“上乐以刑杀为威”,什么“贪于权势”……
在诋毁过后,他们便相约逃走 。
明明始皇已经是天底下最尊贵,最有威严,也最有权力的人,他给了这两个术士金钱权力,又如此信任他们 , 他们竟然敢诋毁他,这就让始皇心中的怒气像野草一般疯长 。
而从这两个人恶劣的行为中 , 始皇推测,在咸阳,一定还有人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于是他“使御史悉案问诸生”,找出对自己不敬的人 。果然,最终发现犯禁者四百六十多人,而他们全部都被坑杀在了咸阳 。
只是,与大家平时认知不同的是,史籍中并未说明这些人都是儒生 。可以猜想,或许其中还有一些是如一开始诋毁始皇两个人一样的术士 。
- 明英宗明知于谦死得冤,为何到死都不替他翻案?
- 秦始皇如果也独尊儒术,秦朝还会早亡吗
- 关羽饶恕糜芳和傅士仁,才是导致他被杀的关键原因
-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 汉武帝得知太子刘据被冤死后,他作何反应
- 关羽杀蔡阳打消张飞疑虑,如果对手是他结果又会如何
- 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 朱瞻基为何一定要杀他
- 董卓死后他的后人为什么没站出来
- 若秦始皇不死,刘邦项羽还是秦的对手吗?
- 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