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二 )


第二次是大将军李景隆和茹瑺等人,对于这些人,朱棣知道要展现自己强悍的一面 , 一来让他们知难而退 , 二来让其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 。于是朱棣对他们说:
“皇考已分封 , 今割地何名?公等归奏上,但奸臣至,我即解甲谢罪,退谒孝陵,归奉北藩 。”

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文章插图
大意还是说,我不是要造反,我只是要除奸臣 。而且皇考(指朱元璋)已经分封过了,如今割地又有什么用呢?只要奸臣被铲除,我立刻退兵回北平,老老实实不再出来 。
他真的摸透了李景隆和茹瑺的心理,结果回去后,李景隆就开始动摇 。后来朱棣入南京时,茹瑺更是第一个建议他登基的 , 《高祖实录》记载:“及燕王入南京 , 召瑺,瑺首劝燕王即帝位,是为成祖 。”
第三次是朱棣的兄弟谷王朱橞、安王朱楹,《明通鉴》记载:“上复遣谷王橞、安王楹等往 , 王卒不奉诏,唯与诸王相劳苦,宴罢遣归 。”
就是说朱棣盛情款待了兄弟,然后向他们诉苦,同时安慰他们有多不容易,接着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去 。
比起建文帝狠心清算叔叔,朱棣这样做 , 让谷王和安王瞬间感到很难过 。自己代替侄儿来谈判,可是成功后,侄儿下一个会不会就拿自己这个藩王开刀呢?于是回去后,谷王就和李景隆商量投降 , 最终二人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 。
看了为何朱棣身边少有叛徒的理由后,我们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建文帝大臣要纷纷投降了 。朱允炆固然是位仁慈的帝王,但他对叔叔们下手太狠了 。虽然削藩没有错,可错在他太过心急 。这些叔叔都对明朝有贡献 , 他二话不说就将他们削爵囚禁,实在令人心寒 。
另外,他一味只听黄子澄、齐泰这些人的话 , 这些人虽然饱读诗书,却毫无政治经验,空有忠心却没有能力 。他听了黄子澄的话 , 让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可当李景隆连吃败仗,群臣都请求处死他时 , 朱允炆非但不追究,反而还下旨安慰李景隆,这让群臣怎么想 。
在这种情况下 ,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文帝并非明主,既然朱棣也是老朱家子孙 , 那么谁当皇帝不是当呢 。事实上朱棣对于投降的大臣,大多都很宽容 。就好比他即位后,就让茹瑺仍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 并且封他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一生不改 。
所以说为人君者,光有仁慈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如此 , 在关键时刻,仁慈甚至会成为致命弱点 。而在其手底下的人,除非像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