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经在南京城外建设了一批“养济院”(养老院),作为即将推行的养老制度的试点工程,进入养老院的标准是:身体有残疾、无人供养、家中贫困 。
试点的结果,令朱元璋相当满意,这一政策随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
落实到全国后,由于养老院容纳的人数有限,地方部门便需要对地区上的人是否符合入住标准,进行排查审核 。
某些不符合条件的人,为了进入养济院接受朝廷的供养,他们买通审核人员,私改了自己的年龄、财产状况 。
对于这样的人,朝廷的态度相当坚决:严惩不贷!
不光进入名单的人会被除名,审核人员也会连坐撤职处理 。
文章插图
以至于后来,审核人员还将入住者年龄在70岁以上的人划分为不同小组,然后由小组成员和审核人员共同监督,不符合条件的人 , 立马取消入住资格 。
如果没有入选进养老院 , 也无需担心,明代朝廷会免除老人及其一名子女的徭役,并且还会按照年龄段的不同 , 每月提供保障老人生活所需的物资 。
通常情况下,朝廷给的待遇是年满八十的人,每月发放“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除此之外,每年还有额外的“礼物”,以天顺八年为例,天子就规定提高给老人的年待遇:詔凡民年七十以上者、免一丁差役 , 有司每岁给酒十瓶、肉十斤 。八十以上者、加与绵二斤、布二疋 。九十以上者、给与冠带 。每岁设宴待一次 。百岁以上、给与棺具 。
明代一斗约为现在18斤左右 , 每月90斤米、5斤肉、54斤酒,这样的规格足以满足一名八十岁老人生活所需了 。
但正是因为明代养老待遇很好 , 这也滋生出了贪污养老福利的现象,例如有的地方官虚报名额,用逝者的身份领取福利 。还有的官吏修改家人年龄 , 领取福利 。
成化十六年,便揭露了这样一起贪污养老福利的犯罪事件,当年户部上了一份奏折,上面提到:顺天府宛平、大兴二县收养孤老七千四百九十余人,岁赡粮二万六千九百余石,布如人数 。近有司不能稽察或任意侵欺,奸弊百出,使孤贫不蒙实惠及滥收冒支者亦多 。(《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二百六》)
顺天府掌京畿之刑名钱谷 , 天子脚下 , 京城附近竟出现如此严重的贪污事件,这也提醒了明朝政府高“养老福利”固然出发点很好,但具体落实的时候百姓却不一定能够享受到 。
震怒之下的天子,责令顺天府、督察院必须严查相关人员,并且严惩不贷 。事后,事发之地的十名县官全部连坐论罪,三十名府衙人员停俸处理 。
正是在这种对于贪污养老福利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之下,明朝的养老制度才得以推行开来 。
文章插图
3、明代建设老有所依的福利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百善孝为先”,朱元璋推崇孝道 , 建立“老有所依”的福利社会 , 一方面是想弥补无法回报父母的遗憾,另一方面便是想建立一个和谐安定、长治久安的大明王朝 。
1、明代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文化理念,有利于弘扬“孝顺”老人的良好风气 , 形成以养老敬爱为荣的社会风俗;
洪武三年,朱元璋在推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时,曾经说过:“人情莫不爱其亲,必使之得尽其孝,一人孝而众人皆趋于孝 , 此风化之本也 。”
朱元璋认为,孝顺老人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这样的人他首先知道感恩,其次他能勇于承担起身上的职责 。这样的人,不论是为官,还是当普通百姓,他都能展现出对社会有益的一面 。
- 朱祁钰和崇祯同样面临明朝存亡危机,为何结果完全不同?
- 明朝灭亡和东林党有关吗
- 杨嗣昌怎么死的
- 明朝十六个皇帝,为什么有十九个皇陵?
-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的领土?
- 明朝内阁和司礼监是什么关系
- 明宪宗或是明朝运气最好的皇帝
- 古代明朝三大才子是谁?为什么四大才子都不在内?
- 明朝进士郁新人物简介
- 明末三大案指的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