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蔺相如借口说告诉秦昭襄王说和氏璧有点瑕疵,要指给他看看,拿过和氏璧直接威胁秦昭襄王要往柱子上撞,秦昭襄王听到一番说辞之后怕蔺相如做出过激行为对外影响不好,也就妥协拿出15座城池的地图假意交换,双方约定在5日后进行交接 。
【为什么说完璧归赵赵国其实是输了?】其实秦昭襄王并没有拿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打算,在他眼里只是拿和氏璧试一下赵国,因为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那个战乱年代抵不过15座城池的价格的 。蔺相如通过自己在大堂上看秦昭襄王的举动 , 也觉得他没有交换城池的打算,就连夜叫人把和氏璧送还赵国,也是不辱使命完璧归赵了 。
史记记载:“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 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 , 使归赵 。”
从司马迁写的秦昭襄王放蔺相如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秦王并没有非常在意想得到这块和氏璧,加上当时和氏璧已经在赵国了 , 扣住蔺相如杀了他对秦赵两国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 于是成全了蔺相如把他放了回去 。当然要注意一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在得不到和氏璧的时候,秦昭襄王的态度是比较随和的笑,这样的反映确实有点耐人寻味了 。
相视而嘻说明秦昭襄王态度轻松,更多的是对蔺相如的举动感到好笑 。在当局中的所有人中,都能看得出秦国不可能拿出15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 , 然而赵王依旧来秦国冒险试一试做到不失礼 , 生怕得罪了秦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 这或许就是秦昭襄王对赵国的试探,已经达到了这次和氏璧相会的目的了 。
文章插图
2、完璧归赵前两国的实力对比秦国:秦国在经历过商鞅变法之后迅速成长起来,在嬴渠梁的领导下,秦国摆脱了弱国的标签 。在秦惠文王期间利用张仪等人进行伐交战略以来秦国和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败少胜多,尤其是针对魏韩两国,更是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国 。秦武王期间虽然当政不久 , 但是东出大计实施,给秦昭襄王东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 在秦昭襄王时期 , 秦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了 。
赵国:三家分晋之后的赵国默默无闻了很长时间 , 赵国的强大源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但是赵武灵王的下场显然有些过于悲惨 , 在他禅位之后遭到儿子赵惠文王的打压,最终活活被饿死了 。其实发生在赵国国君之间的争斗是数不胜数,历任赵国君王继位之前都会发生皇室争权事件,让赵国陷入被动 。
一国是国力昌盛,另一国是内忧外患,秦王想试探赵国虚实故意弄出来和氏璧换城池的一个事情,用于打探赵国虚实 。其原因是看赵国态度强不强硬,如果当场拒绝的话证明赵国有实力有自信和秦国交战,如果是小心周旋,不敢得罪秦国献上和氏璧的话,那么说明赵国底气不足 , 对秦国有畏惧之心 。这样的论证在秦昭襄王对齐国也用同样的办法得到印证 , 只不过秦昭襄王这次不是用和氏璧,而是用了一把锁去试探一下当时还强大的齐国 。
文章插图
3、秦昭襄王同样的招数用于齐国在苏秦谋划下五国攻齐之后齐国元气大伤,但是齐襄王继位之后齐国恢复了元气 。当时秦国也想趁着齐国国力没有恢复过来对齐国有所打算,秦昭襄王就让人送一副连环锁,想借机为难齐国让他们解锁,但是这把锁是死的,并不能解开 。齐国王后君王后看穿了秦国的心思,就让人把秦国送来的连环锁弄碎了 , 然后让秦国使臣会去回复秦王锁锁解开了,这举动让秦昭襄王有点吃惊,齐国的士气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 于是暂时没有对齐国有所举动,即便当时齐国经历内乱国力不如秦国的时候 。
- 司马光为什么处处针对徽柔和怀吉
- 项羽为什么不杀项伯
- 位面之子什么意思?
- 吕布为什么不能成为枭雄
- 新蓝电脑 新蓝电脑怎么进bios
- 为何说清朝是“六无”朝代?
- 亲王的妾室为什么叫格格
- 为何春秋战国没有农民起义?
- 汉武帝竟然后悔逼死刘据,为什么还不放过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没有楚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