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战国时代那样格局变换比较复杂的年代里,崛起于乱世之中并不是什么传说和奇迹,像秦国不就是在魏国巨大的压力之下生存并且发展壮大的吗?像楚国在战国末年,不依旧想要拥立昌平君继续进行国家发展吗?只不过因为国家制度的原因,楚国的计划并没有成功而已 。
“尸子之学”让魏国进入一个不作为状态
这就可以看出,在整个战国年代里,如果真的能够找对方向的话 , 是可以完成由弱到强的转折的 , 但魏国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念头,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君来讲,他难道不知道尸子之学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 其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寻找一个借口而已 。
而这种尸之学对于魏国的影响比之前的王道政策更加严重,让整个魏国进入了一种不作为的状态,甚至是过着一种天天喊着雄心壮志,私底下却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且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魏国人对于魏国的衰败丝毫没有感觉,他们一直认为魏国是强大的国家,可以说魏国人在统治者经常喊出的口号当中已经迷失了;因此,这第二次的制度决策失败导致了魏国完全失去了强盛起来的机会 。
文章插图
失败的人才策略,让魏国成为各诸侯国的人才培养皿
再一个原因是 , 魏国的用人制度太过于僵硬和有失偏颇,我们总结一下魏国在战国时代的用人制度可以发现其有三个特点:第一,没有任何背景的布衣之士不做任用;第二,不具有表面形式阿谀奉承的学说不予任用;第三,不以君主的实际利益为核心的发展形式也不允启用 。
也就是说,在魏国的统治阶级中,只有能够围绕着君主来创造私人利益的人才有可能被重用,想要以一种政策作用于国家来提升国家实力的人,抱歉 , 它与君主的思想并不符合 。所以,魏国在战国时代几乎没有引进任何的人才,这也就导致了这个国产的发展没有任何的新鲜血液 。
讨论
魏国没有足以支撑起国家崛起的政策,没有足够保障民生的制度,也没有足够完善发展的方式;这样的一个国家又凭借着什么发展呢?换句话说,如果这样的国家都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 那么那些积极努力进行变法的国家又凭什么自居呢?所以魏国的失败其实并不值得人们惋惜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魏国的国家发展与其它国家其实大有不同,它的很多缺陷都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善的,这个国家却从来没有想要去改善自身的发展状态,反而是自视清高、理所当然,从最初最为先进的法治变成了王道,最终又变成了更加离谱的尸子之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魏国自身的失误所导致 , 这种因为自身的种种失误而导致灭亡的结局,应该是最为悲哀的吧 。
- 赵匡胤为什么不敢下放兵权 使得宋朝军事积贫积弱
- 孙坚主要战役实力解析
- 楚怀王被秦国骗了两次,为何楚国人还那么怀念他
- 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是什么 分别换的哪两个大将
-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两次不在家是故意的吗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 嬴政在赵姬耳边说了什么使得赵姬含笑九泉
- 曹洪两次救曹操为何曹丕还要杀曹洪
- 雍正为什么两次要杀邬思道?
- 周瑜打黄盖是哪个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