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为什么杀了严世蕃却留严嵩?

对于嘉靖皇帝,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 , 应该还是他几十年不上朝这件事情了吧 。嘉靖这样的做法的确是很少见,不过他却厉害在即便不上朝,也依然还是可以掌握朝廷的情况 。嘉靖朝有严嵩严世蕃父子两人,他们二人都不算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们受到弹劾之后 , 嘉靖只杀掉了严世蕃,却留下了严嵩一命 , 这是为什么?他也明明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角色,为何还要留下严嵩?

嘉靖为什么杀了严世蕃却留严嵩?

文章插图
1.严世蕃为何被杀严世蕃(1513年—1565年) , 号东楼,江西新余人,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之子 。严世蕃未经科举步入仕途,以严嵩的名势 , 先入国子监读书后为官 , 累迁至尚宝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 。
据说 , 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符合民间百姓心目中刻画的奸臣形象 。而严世蕃的相貌与其父并不相像,严世蕃奸猾机辩,通晓时务,熟悉国典,而且还颇会揣摩别人的心意,是而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 。
一次,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从江南回来 , 送给严世蕃的见面礼就是一顶价值连城的金丝帐,还给严世蕃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一个珠宝髻 。就这些礼物,严世蕃还嫌太少,心里非常不满,可见他的贪婪到了何种程度 。世宗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坖,按例应被立为太子,但世宗对他不是很亲近 。因此,严氏父子对他也很冷淡 。就连照例每年该给裕王府的岁赐 , 户部都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而一连三年都没给发放 。最后,这位未来的皇帝凑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给严世蕃,严世蕃欣然接受,才让户部补发了岁赐 。严世蕃每每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严世蕃的胆子真是大到了极点 。
嘉靖四十三年(1564) , 严世蕃又被御史弹劾 。世宗大怒,将严世蕃逮捕下狱 。第二年案结 , 严世蕃被斩 。
嘉靖为什么杀了严世蕃却留严嵩?

文章插图
2.嘉靖为何杀严世蕃唯有了解“倒严”的前因后果和详细过程 , 才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嘉靖皇帝“杀子留父”的“矛盾” 。
唐鹤徵在《皇明辅世编》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陪嘉靖皇帝玄修的道士蓝道行在为嘉靖皇帝扶乩时,假借神仙之口与嘉靖的对话,也就是“神谕” , 无论是“鸾词”(扶乩者写出的词句)还是嘉靖帝的对话,都明确指出他心知肚明严嵩父子是“奸臣” 。
在此事之后,就发生了内阁次辅徐阶指示御史邹应龙弹劾严嵩父子 。
邹应龙的这篇《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没有去翻之前的旧案,而是指斥严世蕃父子卖官鬻爵 , 每遇岁时及父子生日,中外各官俱有馈赠 , 还成为定例 。此时时值天下水旱频仍 , 严嵩父子贪婪无耻引发地方效仿 , 百姓困苦不堪 。
最后 , 他提出的政治目标是:臣请斩世蕃首,悬之高竿,以为人臣凶横不忠之戒 。其父嵩受国厚恩,不思图报,而溺爱恶子,播弄利权,植党蔽贤,黩货败法,亦宜亟令休退,以清政本 。
也就是说,他的攻击重点一直是严世蕃,要砍他的头,而严嵩则是溺爱恶子,播弄利权,植党蔽贤,黩货败法,也就是“经济犯罪”和“组织错误” , 只是应该赶紧退休 。
换句话说 , “倒严”的第一炮,本身就是“收着”的,并没有要一次性搞死严嵩父子,更不涉及对之前20多年严嵩主政时政治路线的清算和平反 。
也正因为这种有限打击 , 嘉靖帝下达圣旨,谴责严嵩“纵爱悖逆丑子 , 全不管教,言是听,计是行”,勒令致仕(退休),严世蕃及其亲信罗龙文等人,流放边远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