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可能都小看了魏延在蜀国的实际地位 。诸葛亮在准备北伐期间,魏延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后来曹魏派出三路大军进攻汉中,魏延临危受命领兵攻击凉州,期间遇到了费瑶,郭淮大军,并且将其击败 。立下大功的魏延再次升官,成为前将军,并且封南郑侯 。那魏延的南郑侯爵位在蜀国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奥秘恐怕知晓的人不多,想了解的话就来看看吧 。
![魏延的南郑侯地位有多高?在蜀国处于什么水平?](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9160C5M-0.jpg)
文章插图
《通典》记载:“魏与吴蜀,多依汉制 。”吴蜀魏三国在官职、军职、爵位等方面大多遵循汉制,比如两汉爵位有列侯和关内侯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列侯有食邑之地 , 而关内侯没有食邑、纯粹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列侯从高到低分别是县侯、乡侯、都乡侯、亭侯、都亭侯,除了等级之外,原则上来说级别越高食邑越多 。
清人杨晨所著《三国会要》中对蜀汉封爵人数做了一个统计 , 一共四十余人有爵位在身 , 基本攘括了蜀汉一朝的重要人物,其中大部分是亭侯和都亭侯这个等级的爵位,都乡侯和乡侯之上的不多,县侯更是只有九人,分别是南郑侯魏延、平襄侯姜维、济阳侯吴懿、绵竹侯吴班、安汉侯王平、陈仓侯马岱、宕渠侯句扶、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 , 那么蜀汉这九大县侯含金量最高的是哪个呢?非魏延的南郑侯莫属:蜀汉无人可及 , 诸葛亮武乡侯远不如他 。
两汉以来封侯主要有三个途径 , 分别是军功、外戚、恩赏,刘邦白马之盟曾立下盟誓:“非刘氏而王者 , 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所以三者之中军功封侯不仅难度大而且含金量也比外戚和恩赏高得多 。
蜀汉九位县侯中阳泉侯刘豹和青衣侯向举是因劝进有功(曹丕废汉献帝正式立国后 , 最先劝刘备称帝的就是这两人),也就是以恩赏封侯含金量最低,济阳侯吴懿和绵竹侯吴班虽有军功,但因为是外戚(刘备皇后兄长)含金量也没那么高,至于马岱的陈仓侯可能和诸葛亮死后斩杀魏延有关 , 含金量也不足 。
蜀汉真正以军功封为县侯的只有南郑侯魏延、平襄侯姜维、宕渠侯句扶、宕渠侯句扶四人 , 而这四大军功封侯之中魏延的南郑侯含金量是最高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
![魏延的南郑侯地位有多高?在蜀国处于什么水平?](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9160A443-1.jpg)
文章插图
第一 , 魏延军功最盛《三国志》记载: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 假节,进封南郑侯 。
230年曹真、张郃、司马懿三路伐蜀,加上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瑶一共是四路大军,诸葛亮坐镇汉中,魏延和吴懿率偏师深入曹魏腹地,以少胜多大败郭淮和费瑶,取得了阳溪之战的大胜,战后吴懿由都亭侯进封为高阳乡侯 , 并升任左将军,魏延功劳最大,凭此战功他的爵位一下子由都亭侯跃升为县侯的南郑侯,并升为征西大将军 。
其余三人,姜维是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断后击退司马懿升为平襄侯、王平是因为协助吴懿镇守汉中有功,237年在吴懿死后接任汉中都督而受封为安汉侯、宕渠侯句扶没有提及他的具体军功,不过《三国志》中有记载:“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 。”
毫无疑问,四人虽然都是因为军功封侯,但是军功最盛的还是魏延(当然姜维和王平后面的军功也显著,但是封侯之时的军功确实比不上魏延) 。
- 朱见深是谁的孩子
- 朱见深的儿子都谁生的叫什么
- 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后妃和孩子呢?
-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 蒙恬的遗言中到底说了什么?为何曹操每次看都要哭?
- 朱祁镇是明朝最糟糕的皇帝吗?
-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方的蒙古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瓦剌迅速败亡?
- 晋献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 历史上韦太后真的嫁给金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