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上古时期的神话里面,是炎黄二帝成为中华文明的始祖,我们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是他们的后裔,而之所以是他们两位,是因为当时的三大部落首领中,蚩尤被皇帝打败了 。但是在当时,蚩尤 也不止有自己一个人 , 那在他被黄帝杀掉之后 , 那么蚩尤的后人还存在吗?当年蚩尤死后,他的后人还有哪些呢?
![蚩尤被灭了之后,他的后代到哪去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949151146-0.jpg)
文章插图
1.蚩尤还有后人吗其实,古人很少用“炎黄子孙”来称呼自己,这个词真正流行是在民国时期 。当时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为了加强民族凝聚力,于是就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关于这个词的顺序,最简单的说法是音位上的讲究,“炎”是闭音、“黄”是开音,这样组成念起来顺口 。第二,司马迁早《史记》中就曾强调过,我们是黄帝的后代,很少提到炎帝;而契丹的少数民族则认为自己是炎的后代 。出于对民族融合的考虑,特意将“炎”放在“黄”的前面 。
据说,在远古时代,除了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部落之外,还有着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也就是由蚩尤作为部落首领的九黎族 , 炎帝和黄帝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他们和蚩尤在涿鹿进行了一场非常的激烈的战争,这也是有记载的远古时期非常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经过炎帝和黄帝的通力合作 , 最终一下子将好战强悍的九黎族给打败了 。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蚩尤当时的部族和后代中还有一部分开始向中国的西部地区开始游走迁徙 , 后来形成了苗族,羌族,以及一部分汉化的族群 。而通过研究当代苗族的相关历史记载,当地流传的文化特色以及他们民族自己的资料来看,都有很明显的蚩尤部族痕迹 , 而苗族自身很大程度上也以蚩尤后代自居 。
很多人以为百姓是因为《百家姓》 , 但是百家姓是宋朝的产物,而百姓的说法早在那时候就已经流传了下来,那是因为在“炎帝部落” , “黄帝部落”,“蚩尤部落”,合并之后,三个部落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氏族,而他们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姓氏,而当时就将其称呼为是“百姓” 。
![蚩尤被灭了之后,他的后代到哪去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949155961-1.jpg)
文章插图
【蚩尤被灭了之后,他的后代到哪去了?】在黄帝取得胜利之后就需要管理部落,但是部落太多,而姓氏也多 , 所以皇帝就给统一的部落人民取了一个名字——百姓 。所以百姓在很长的时间里,代表的都是贵族 。黎民和百姓是相互对立的,而后来随着民族大融合 , 这种界限已经是越来越模糊 , 很难去真正的定位谁才是“黎民”,谁又是“百姓”,直到春秋时期,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 使得“百姓”的地位降低,所以后来就有了“黎民百姓”一词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远古神话故事和传说 , 这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栩栩如生,其人物也形象生动、其事迹也引人入胜 , 这些大多具有奇异形体和特异神技的英雄人物 , 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的美好夙愿及理想以及对外界生存环境的懵懵懂懂的认识 。
而在众多的这些神话人物之中,皇帝算是一位比较典型的也是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了,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汇集了古代先民们的诸多创制及变革,比如当黄帝奠定天下、定都汲鹿后设置各类官员管理宗族事务、军事事务、社会治安、制造及生活,而且都是比较地系统和全面,使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井井有条 , 同时登山安鬼神、四访慰黎民 , 制定历法、开路筑桥、劝民农桑 ,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教人生火做饭、创造纺织,还比如让名叫羲和与常仪的人观测天文,伶伦创制律吕,仓颉造字等等的非常丰富 。
- 明朝为什么灭不了北元?就不要太为难朱元璋了
- 秦一统六国为什么不灭卫国?
- 武陵太守金旋最后到底是投降刘备,还是被刘备杀死?
- 景清为什么被朱棣诛九族?
- 南宋灭金后的报复是怎样的?
- 盛庸原本可以击败朱棣,却被建文帝一道圣旨绑住手脚?
- 看西夏灭亡亡国惨状,解西夏灭国原因
- 刘伯温为何要拼死阻止朱元璋灭掉日本?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 代善大义灭亲的真相是什么?多尔衮为何要杀硕托和阿达礼?
- 移宫案真相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