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寿山 。此次来到天寿山除了祭祀列祖列宗之外 ,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帝还要给自己寻找陵寝 。此前,按照万历的意图部署 , 内阁首辅张四维预先派出礼部、工部大臣和钦天监和风水先生到天寿山附近进行选址勘测 。
文章插图
几天后,礼部官员将勘测结果向神宗汇报 , 并大体选择三处供皇帝选择 。
在天寿山,神宗陪同两宫皇太后一同前往天寿山向大明几位皇帝陵寝进行参谒,随即在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三处候选地 。到底选择哪处,这位年轻皇帝也茫然无措,但是这种提前选择身后藏地的大事又不能草率定夺 。于是神宗命令通政司官员梁子琦继续对地形进行考察 。梁子琦先后多次前往天寿山,第一次会同南京刑部尚书陈道基前往,二人却因选址发生争执;第二次与钦天监官员及风水先生同往,结果又是木匠多了不好盖房,又发生了争执不下 。第三次是礼部尚书前往查看依旧没能统一意见 。
通政司的参议梁子琦干脆上疏弹劾礼部尚书,因此事又牵连到首辅申时行,可见大明在万历时期已经到了凡事都要争论一番的地步 。申时行上疏指责梁子琦三次选择陵寝地都与人发生争执,此次又借口徐学谟与自己有姻亲关系,诬告“附势植党” 。神宗着急的是迟迟选择不定的陵寝而焦急万分,不想此事继续纠缠不清,便批示“梁子琦挟私渎奏,著罚俸三个月”将此事淡化下去,以加快陵寝的选址 。此后在神宗的亲自推动下继续要求各部联合行动 , 最终选择出形龙山、大峪山、石门沟三处为最佳地带 。
文章插图
万历十一年的九月百草丰茂,天高云淡 , 神宗率领后妃一行前往天寿山 , 在考差了形龙山、大峪山后,神宗亲自拍板将陵寝位置定在大峪山,至此经过大半年的吵闹争执,终于将朱翊钧心头的石头落地 。
这个年轻的皇帝对陵寝工程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决定了一个庞大的建设施工计划后,将朝廷一等大员全部纳入建设小组名单 。由首辅申时行为知建造事,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工部侍郎、礼部尚书为总拟规划 。此外除了这套高配施工领导机构外,神宗还组建了由司礼监太监张宏为总督,带领大内十余名太监组成内宫班子进行施工监督,终于在万历十三年(1585)的八月一日正式破土动工 , 营建寿宫,动工启动仪式由首辅申时行主持,此时营建陵寝成了大明帝国的最大事件,成了年轻皇帝的一件颇为兴奋的大事 。
然而不久,太仆寺少卿李植联合光禄寺少卿、尚宝司少卿三人上疏给神宗说大峪山绝对不是个好地方,理由是在动工后,钦天监在宝城西北角的地下发现大量石块,李植认为“寿宫有石数十丈如屏风,其下皆石,恐宝座将置于石上 。”《明史李植传》
文章插图
神宗朱翊钧听了汇报高度重视 , 于是决定亲自再去看一次 , 在祭拜了长陵、永陵、昭陵之后,于是进一步查看了大峪山附近的一带地貌,并未发觉李植所说的情况 。于是神宗吩咐司礼监招来内阁四位首辅,强调说:“寿宫吉壤,断自圣裁 。”并把李植等人认为大峪山并非吉壤的奏疏交给申时行 。申时行结果奏疏看到文中有“青白顽石”的词句后便说:“李植等说青石顽石,大不是 。太凡石也,麻顽或带黄黑者,方谓之顽 。若色青白滋润,便有生气 , 不得谓之顽矣 。”君臣研究之后对上疏的三位少卿进行处理,最终将李植降级外放处理 。申时行磕头对神宗表示“圣裁允当” 。
- 和珅的靠山除了乾陵皇帝外还有谁?
- 明朝三大才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
- 朱棣开启明朝巅峰,却也为日后发展埋下隐患
- 雍正当皇帝后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的是怕康熙的阴魂?
- 顺治皇帝晚年宠爱董鄂妃,为何最后却是佟佳氏的儿子继位?
- 为什么说魏忠贤死了明朝必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 朱高炽不为朱棣喜爱,为什么还能当皇帝?
- 隋炀帝皇后萧氏真的嫁过五个皇帝?历史真相并非如此
- 杨涟为何死的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