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萧条也是经济危机吗?( 二 )


可中国当时几乎一两银子也不产,全部都要进口 。更蹊跷的是,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进口国 。据统计,1700-1820年的120年里,全世界80%的白银流入中国 。不仅如此,还有欧洲通行的西班牙银元,在1721-1800年的80年里,有1.7亿西班牙银元流入中国 。
当时中国的东南沿海,西班牙银元可以直接使用,由于它便于携带和方便收纳,很受商家欢迎 。当时的西班牙银元上铸有西班牙国王的头像,中国老百姓不认识,就称呼西班牙银元为“佛头银” 。
为什么白银会流入中国?传统的解释是欧洲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而中国则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 , 对欧洲商品没有需求,为了弥补贸易逆差,所以欧洲人用白银结算 。

道光萧条也是经济危机吗?

文章插图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不是贸易逆差 。
当时的贸易商都是全球化的,他们经营的商品也不是今天这样以单一品种和单向度物流为主,而是在欧洲、美洲和非洲之间不间断地循环进行,亚洲和中国只是他们的中转站之一 。因此他们对于贸易逆差的感受与今天完全不同,也不会因为贸易逆差而有什么困扰 。
因此,白银的大规模流入 , 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双本位货币制度 。
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除了银子和制钱,还有银票、黄金等 。与今天的影视剧给人的印象不同,银票在道光朝之前是不太通行的 。这是因为当时的银票都是钱庄、票号和大的商家发出的类似于储蓄凭证的票据,它的信用范围很有限 , 只能在该商家的分号之间使用,而19世纪初中国的商家一般都没有分号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分号遍及全国,要等到半个多世纪以后的光绪年间才实现 。
另一方面,依据格雷欣法则,贵重的货币肯定会陆续退出流通,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不产银的中国,银贵钱贱是一种常态,也必然导致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 。而这种需求使得中国的白银比价大大高于欧洲,同样数量的白银在中国不仅能够购买到更多的商品,还能换取更多的黄金 , 这就造成了巨大套利空间 , 吸引了欧洲无数商人带着白银来中国交易 。
当时白银流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日本的长崎港中转,另一条是通过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中转 。
日本在丰臣秀吉时实行的是闭关锁国,但却对中国和荷兰开放 ,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能够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利 。当时日本也出产白银,也是主要输往中国 。丰臣秀吉当时指定全日本只开放一个口岸 , 那就是长崎港 。长崎港距离中国很近,当时的浙江商人乘船去长崎港比去北京都方便,他们成为中日贸易和中荷转口贸易的主力,乾隆朝的白银输入,他们功不可没 。
大量的白银流入造就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根据经济史家的观察 , 中国明清之际有两个繁荣时期,都是由于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的 。一是明朝隆庆至万历时期 , 另一个就是清朝的乾隆时期 。
那个时候,全世界90%的白银都垄断在西班牙手里 。1545年 , 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玻利维亚波托西山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银矿,从而变成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也成为整个欧洲货币的供给者 。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银元风行世界三百多年 。
西班牙对白银的垄断,中国实际上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产白银,却把白银作为法定货币近四个世纪的原因 。对比一下西班牙从发现波托西山银矿到失去南美殖民地的历史 , 不难发现,与中国明清两代使用白银的历史是基本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