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不惜打破吴蜀联盟,也要联合曹操围堵关羽,实际上这是因为孙权已经感到了关羽的威胁 。当时关羽在襄阳取得大捷,如果不及时阻挡关羽,看蜀汉继续壮大,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 。关羽也是没想到孙权竟然会单方面背叛盟约 , 最后败走麦城 。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堂弟孙皎发挥了奇效,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孙皎到底是谁,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孙皎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部征讨屯驻在襄阳的曹仁,曹魏在荆州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于是曹操派出了左将军于禁,亲率大军赶往襄阳解围 。当时又正好赶上汉水暴涨 , 关羽就趁机利用水军的优势击溃了救援的魏军,并抓获了于禁在内的三万多人送到了江陵 。
此时的孙权,眼看着关羽在荆州的势力越来越来稳固,内心的惧怕与日俱增,所以就利用这次机会向曹操乞和,并表示愿倾全军之力为他代劳征讨荆州 。乞和只是孙权使用的一种手段,他的真实目的就是借此稳住曹操然后自己拿下荆州诸郡 , 彻底铲除关羽这个威胁 。
曹操对孙权的用意也心知肚明,但是他也乐意看着蜀、吴之间刀兵相向,最好打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他好坐享渔翁之利 。所以就同意了孙权的请求并给曹仁下了命令 , 只允许闭城自守以弓箭据敌,不允许出城迎战,而孙权则开始实施偷袭荆州的计划 。

文章插图
在东吴这次征讨荆州的过程中,除了吕蒙、朱然、潘璋等这些为人熟知的名将之外,还有一个他极为重用的宗室成员孙皎,也被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
据《三国志 孙皎传》中记载,孙皎是孙权的堂弟,是他小叔孙静的第三个儿子 。孙静自孙坚起兵的时候 , 就纠结乡里以及宗室中的五六百人 , 跟随在其身边攻城拔寨、开疆扩土 。在孙策时期,又辅助孙策破刘繇、入会稽,在平定江东诸郡的战斗中居功至伟 。只是在江东平定之后由于恋家不愿意出仕,所以就一直留在故土直至病逝 。
在孙静的几个儿子当中,最有作为也最被孙权看中的,就属孙瑜和孙皎这两个人了 。孙瑜最早以恭义校尉开始统兵作战,在孙权初期的平定叛乱、征讨不服、出征江夏、北据曹魏等战役中屡建奇功 。只可惜在正值壮年之际就英年早逝了,“年三十九 , 建安二十年卒 。”
孙皎是孙瑜的亲弟弟,最早以护军校尉开始统兵作战 。在曹操数次出兵濡须的战斗中 , 孙皎一马当先每每率精锐前线迎敌,在整个战斗中功不可没,孙权对他也是极为的喜爱和重用 。程普病逝之后 , 孙皎被晋升为都护征虏将军,程普的部属也划给了孙皎并屯守夏口 。黄盖和孙瑜病逝之后,其帐下的部将也都归并到了孙皎的手下 。

文章插图
从这些史料当中就能看出 , 孙权对他这个堂弟是极为信任和重用的 。当然,这其中除了宗室亲情之外,孙皎身上确实有很多特长比较瞩目 。勇猛、果敢 , 这是武将身上必备的特质,孙皎除了这些特质之外还轻财好施、善于用人 。尤其喜爱结交名仕,他跟当时同在孙权帐下效力的诸葛瑾就是莫逆之交,这从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
自从甘宁归附孙权之后,孙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跟甘宁争吵 。当时有人就劝甘宁息事宁人,躲着点孙皎以免矛盾加剧 。但是甘宁也是一个有血性且非常倔强的武将,不听劝阻依然我行我素 , 所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加深了 。孙权知道了这件事儿之后,就给孙皎写了一封长信,并专门让诸葛瑾带着这封信到孙皎面前重重地训斥他 。
- 朱元璋为什么不喜欢秦王朱樉?
- 秦国为什么没有被大国吞并?地理位置立大功
- 杨贵妃真的有狐臭吗?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
-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儿子全身的毛给剃掉?他的儿子做了什么?
- 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他吃的到底是什么?
- 曹丕病逝孙权打算出兵江夏,为何最后却是无功而返?
- 李存勖为何被人打耳光?为什么还笑?
- 孙权皇后潘淑怎么死的?
- 刘启为什么没有庙号?
- 卢绾为什么反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