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

说到黄马褂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大家也懂的,它就是权利的象征,最近不少的老哥也发现了,这个黄马褂啊到后来的晚清却成了烂大街的货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

文章插图
黄马卦是清朝所特有的一种官服,是用皇帝专用的明黄色制成的小卦 。千万别小看了这件小卦 , 它可是与紫禁成骑马,双眼花翎,“巴图鲁”封号并列的一种殊荣,意味着受赏者特别受皇帝的眷顾,是天子近臣的象征之一 。
在《大清会典》中 , 黄马卦也被称为“黄褶”,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

文章插图
行职褂子
行职就是履行职责,行职卦子就是当皇帝出行时,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等随从为壮声色而穿的一种工作服,一旦离开工作岗位或者出行结束便不能再穿 。行职卦子不分品级高低,一视同仁,都是没有花纹及图案的明黄色小卦 , 主要是为了让皇帝出行时看上去气势更加壮观和气派 。
行围褂子
满族的前身是靠狩猎打渔为生的女真族,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不可忘本的祖训,清朝皇帝有每年狩猎的习惯,地点是位于热河的木兰围?。?也称行围 。在皇帝行围期间表现出色 , 或者向进献猎物者,都有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称之为“行围褂子” 。按规定,行围卦子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其它时候是不能穿的,违者可以被治罪 。
武功褂子
高级武将或统兵文官因立下特殊功勋而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卦被称“武功褂子”,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著,是真正意义上的“赏穿黄马卦” 。“武功褂子”在清初并不盛行,直到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应该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 。
特使特赐
皇帝赏赐给朝廷特使的黄马卦被称为特使特赐 。通常情况下,皇帝特赐黄马褂的诏书宣读之后,受赐官员可骑马绕紫禁城一周,这种威武而又庄严的仪式 , 在咸丰年间最为盛行 。特使特赐的黄马卦也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中穿,以示荣耀 。做为身份象征的黄马卦在晚清烂大街,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兴起 ,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财政困难的清政府拿不出大量银钱来奖赏有功将士 , 于是费不了几个钱的黄马卦和口惠而不实的记名总兵、记名副将等头衔,被大量赏赐给湘军和淮军将领 。
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

文章插图
【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却烂大街了?】另外,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者也可能获得赏赐黄马卦,慈禧太后曾赏赐为其开火车的司机一件黄马褂 。清朝最著名的黄马褂莫过于李鸿章所穿的那一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商议条约签订,在返回驿馆途中,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行刺,左脸中弹,血染黄马褂 。受伤后的李鸿章叮嘱随员,将换下来带有自己鲜血的黄马褂保存好 , 不要洗掉血迹,称:“此血可以报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