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御驾亲征,却遭受重大伤亡还被瓦剌俘虏 。朱祁钰负责监国 , 朝堂内却发生流血事件 。当时百官纷纷要求朱祁钰处理王振余党 , 毕竟是王振劝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却造成如此下场 。当时王振死党马顺想要劝阻百官,却被群臣活活打死,连同王振的外甥王山也被一并打死 。这起事件被称为午门血案 , 历史上在朝堂之上直接出人命还是极其少见的,那朱祁钰究竟是如何处理这起事件的呢?
文章插图
【朱祁钰监国朝堂之上却发生惨案,有官员被活活打死】正统14年 , 大明王朝本应如日中天,却因为少年英宗过度的高估自己的武功,结果一场土木堡之变几乎将王朝拖进了万劫不复 。因此劫而导致的大量涟漪在朝堂久久不去,被震撼的还包括正在监国的弟弟朱祁钰,兄终弟及 。朝堂上不是同仇敌忾,而是先清算旧账 , 朝臣们大打出手还打死了人,这位未来的景泰皇帝回想起来仍然头皮发麻 。
8月23 , 前线的消息源源不断传回京师,越来越多的溃兵回来,也带回了绝望 。英宗率领20万大军在土木堡遭到围困,缺乏水源和地利导致明军崩溃,瓦剌俘虏了英宗 。而煽动英宗出征的王振则被自己人打死,皇帝被俘,在汉人王朝的历史上恐怕只有靖康之变可比,那场浩劫让北宋亡国 。
所以后面的皇帝都不提倡御驾亲征,也许朱家子孙过度刚烈,又或者成祖5次北伐漠北记忆太深,导致明英宗从小就对骑马打仗非常感兴趣,这一天的御前会议在沉重的气氛下召开 , 留守京师的官员悉数到会,朱祁钰监国,正坐首位 。
此时翰林院官员徐珵建议立即迁都,前往陪都南京 。在那里,成祖留下了半个朝廷班子,何况南北相隔甚远,还有天险可守,大不了划江而治 , 就像南宋:“言南迁者 , 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文章插图
而当时主事兵部的于谦则愤而拒绝,只是一场溃败,京师还在,帝国绝不至如此,更何况社稷 , 宗庙 , 皇陵都在北方 , 迁都岂不人心尽失?何况南宋建都健康之后 , 便再也没有北伐的实力,直到亡国,于谦的主战派占了上风 , 御前会议的天平开始倾斜,既然不能迁都 , 就只能誓死守卫京师,该如何部署,又变成了朝臣们下一个争论的焦点 。
这时,右都御史陈镒奏请诛杀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全族,他一边慷慨陈词 , 一边痛哭流涕,好好一个帝国,让太监一顿忽悠就推向了亡国的边缘,谁能不气愤:“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 。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 。”
朝堂上下顿时汇成一股洪流,要求朱祁钰当即作决断 , 诛杀王振九族,刚监国的朱祁钰彷徨了,杀人可是大事儿,更何况王振家上下百口 , 怎么能说杀就杀?他一时难以决断 , 就想拖延,决定暂时休会,择时再议 , 可说出的话像泼出去的水 , 王振的党羽甚众,个个位高权重,此时不将其扳倒,恐怕未来清算 , 提出动议的朝臣反而会遭殃,一下子,那些主张弹劾的文官便抗议不止,会议乱了套 。
文章插图
朱祁钰毫无办法,对眼前的局势他深感恐惧,随即便速速退出,这时文官们不答应了,大家想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一拥而入,阻断了朱祁钰的退路 。监国的王爷对自己的前途也很没把握,更何况王振同党甚多,他想做个折中的决定,抄王振的家,至于灭族的事儿今后再说,于是当下让马顺操办此事,而此人正任锦衣卫指挥使 。
- 为什么朱祁钰不直接杀了他?
- 石亨为什么要背叛朱祁钰,选择帮助朱祁镇复位?
- 朱祁镇成功复位后,他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
- 朱祁镇夺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还说好?
- 朱祁镇复辟时,于谦做为朱祁钰的心腹为何不出来阻止?
- 朱祁钰母亲和汉王什么关系?
-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 土木之变后,孙太后为何同意让朱祁钰当皇帝?
- 朱祁镇归来孙皇后为何不让朱祁钰还位?
- 孙太后为什么没有让朱祁钰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