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

“子虚乌有”这个词,意思是很简单的,就是说一样东西完全是不存在,纯属胡编乱造出来的,但是为什么用子虚乌有这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意思呢?你知道子虚乌有这个成语该怎么用,也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子虚乌有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吗?我国的成语基本上每一个都对应了一段历史故事,那么子虚乌有的背后又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1.子虚乌有是怎么来的人们习惯将那些不存在的或者不真实的事情用“子虚乌有”来形容,但你知道成语“子虚乌有”是怎么来的吗?原来“子虚”与“乌有”都是人名 。
据说在西汉时期,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子虚赋》,这篇文章文采飞扬,即便在今天也十分有名 。《子虚赋》主要讲述的是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子虚见到齐王然后说道:“你看我们的地盘多大啊,人多地广 , 物产丰富 , 而你们齐国相对而言就小了很多 。”一旁的齐国大臣乌有听到了很不服气,这时齐王要率全国的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 。子虚看齐国有这么多的打猎能手也很不服气,然后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他还故意贬低乌有 。两个人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 。
事实上,“子虚”和“乌有”都是司马相如虚构的人物 。后来,人们谈及那些虚假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时,就说这些是“子虚乌有” 。今天的“子虚乌有”便从这里演化而来的 , 这是出自司马相如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故事 。
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2.子虚赋《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 。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赏识 。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 , 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 , 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 。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
【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之时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 。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当时司马相如还只是“与诸生同舍” , “得与诸生游士居”,在文坛上尚未有所建树 。
子虚乌有有什么典故?出处在哪是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3.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 , 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 ,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 , 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 , 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