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说到古代的画家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这些人对于画画的要求和现在对于画画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 , 区别太大,无法比较,但是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古人的精神还是很有说法的,最近有人研究了,话说这个古代的画家好像非常的强调这个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13RI460-0.jpg)
文章插图
不只是中国画讲究气,中国古代画家强调气,气在中国很重要 。
中国功夫天下闻名,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有气功,各门各派对此都是最高的追求,而得“气”者得天下 , 大文人有文气 , 大英雄有英雄气 。气韵,不只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而中国画最高的追求就是意境,自然气韵也是要强调的 。
国画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 。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 。所谓“六法论” , 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六个方面 。著名山水画家荆浩也提出了六要,就是气、 韵、思、景、笔、墨 。
可见气韵生动在国画中的地位 , 气韵生动即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 。
![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13RH643-1.jpg)
文章插图
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要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形神兼备 。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 , 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 。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 。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 。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 。
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 。气韵生动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 。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 。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 , 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
气好像是看不见摸不着,但中国画却可以巧妙的将气表现出来,就是中国画中的空白,实在是很大的学问 。这种空白,就是气,并随着画中所绘,形成了一种动势,向一定的方向在运动着 。这就是“气局” 。所以画不在大小,在乎气局要大 。
有的画咫尺有千里之势;有的画尺幅再大,气是散的,也形不成气局 , 琐碎而凌乱 , 是散的 。因此画要讲构局、经营、位置 。中国画本来就讲舒卷开合,舒放开来,气盈六合,卷合起来,可藏于密处 。这种气局、气运之妙,就赋赋予了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产生了画中的动感、局势 。
画中的四个角,极为重要,是“气”进出之处,可以称为“气口” 。四个角,一般有两个或三个角须守住 , 封住气口,不让“气”随便泄漏出去,而留一个角,透“气” , 气有吞吐、开合,这样画才可“呼吸”,才如生命一般,活起来,这就是气韵生动 。
![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13RH396-2.jpg)
文章插图
对于中国画而言,右下或右下角对于画中气运是尤见重要的 。这个部位,也可名之为“亥”位 。可举李迪《风雨归牧图》为例,画中的一切风雨动势、气势 , 均由左上向右下压来,而牧童的一顶竹笠正好被风雨吹下,落在“亥”位 。这是全幅气机的结穴 , 气之流走运势汇结于此,全幅都在动观风雨之中,尤见生动 。
- 刘裕为什么被成为南朝第一帝
-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为什么每个轮回只有六十年?
- 关羽为什么不同意黄忠位列五虎上将
- 第一首豪放词是范仲淹写的,为什么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
-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为什么灭亡了
- 光绪皇帝为什么不等慈禧死后,在大力推行维新变法
- 历史上为什么说清朝的腐败是因为乾隆
- 唐肃宗称帝后,为什么还敢迎接唐玄宗归来
- 成化犁庭最后谁赢了 明宪宗为什么讨伐女真
- 为什么很多人外号都叫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