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惊弓之鸟”的寓意是什么?】说起成语“惊弓之鸟”,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个成语出自典故《战国策·楚策四》,原比喻“用巧取胜”,而现在多半是用来形容那些担惊受怕之人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的样子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 那就是“惊弓之鸟”真的只需要空拉弓弦就能让受伤的鸟儿从空中坠落吗?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
文章插图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回顾一下“惊弓之鸟”的故事情节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名叫更羸(gēng léi)的神射手,拥有百发百中的神奇技术 。一天,更羸和魏王正在高台之上狩猎,这个时候更羸发现有一只掉了队的大雁从北方飞来 , 发出哀伤的悲鸣声 。于是更羸对魏王说:“这只大雁我不需要射中它也能让它掉下来 。”
文章插图
魏王表示怀疑,于是更羸就张弓搭箭,随便射了一箭,箭矢没有射中大雁,它就从空中掉落了下来 。2500多年来,很多人都把原文之中“更羸以虚发而下之”的“虚发”理解为只拉弓不射箭的意思,但实际上正确的翻译是“故意不射中目标”,因为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在中国古代 , 弓是不允许无缘无故空发的 。
文章插图
大家知道,越是优秀的弓,拉开所需要的力量也就越大,而如果张弓搭箭的话,箭矢就会将弓箭所积蓄的能量全部带走 。但是如果不使用箭矢只空放的话,弓弦所积蓄的力量就会反弹回来,轻的情况下会毁掉一张良弓,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伤害到射手本身 。
而更羸作为百发百中的弓箭手,当然知道这一常识,因此“虚发”一词应该翻译为“不射中目标” , 现在汉语成语之中的“箭无虚发”也是同样的意思 。因此,在当时更羸能够射落“惊弓之鸟”并不是没有射箭,只是故意没有瞄准目标而已 。
- “国学”包含着哪些内容?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 象声词“嘿嘿”在古代包含哪些意思?除了笑声以外还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 西湖的“虫二”与泰山的“虫二”有着什么区别?
- 阳关道在哪里?
- 成语“灌夫骂座”是什么意思?
- 八月十五为什么又叫做“仲秋”呢?
- 春不捡鸡冬不捡兔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寓意?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是什么意思?
- 成语“抛砖引玉”是什么意思?典故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