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昌氏春秋》的记载,我国古代对于乐律的制定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虽然这个说法不能保证准确,但乐律肯定已经存在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秦以前就发明了乐器和乐曲 , 曾侯乙编钟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分损益法是古人在制定音律时使用的生律法,它为管长或弦长的长度比例提供了准则 。汉唐盛行歌舞音乐,到了宋元则是以戏曲为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乐律的发展史,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一、“三分损益法”的诞生
唐朝杜佑的《通典》说:“自殷以前 , 但有五声 。”可见在殷商以前 , 早就有五声的称谓了 。是哪五声呢?相传周朝吕望的《太公六韬》说:“律管十二,其声有五:宫、商、角、徵、羽 。”这五声的由来,源远流长,已经不太清楚了 。但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 地员篇》讲得很生动有趣 。它说:“凡听徴 , 如负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马鸣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 , 凡听商 , 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 。”
文章插图
它还介绍了取宫、商、角、徵、羽中的任一音为主音,把它对应的长度接连乘以4/3及2/3,依次得到五个音,就可构成一个五声音阶;而且作为主音的那个音,就是这个五声音阶音调的标志 。例如令黄钟宫音的弦长为9×9=81,则徵音弦长为81×4/3=108;商音弦长为108×2/3=72;羽音弦长为72×4/3=96;角音弦长为96×2/3=64 。将上述五个音依其弦长大小排列如下:徵、羽、官、商、角,即成五声徴调的音阶 。
这个定律法就是蜚声中外的 “三分损益法” 。因为弦长与顺率成反比,所以它们之间的频率比均为三比二(即相差五度)或其倍数 。因此,由三分损益法得出的五声音阶实际上是由许多相差五度的音组成的 。所以三分损益法又名“五度相生法” 。五度相生律既简单易算 , 又和谐悦耳,在我国律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文章插图
春秋时期的音乐大体上就是根据这种乐制,演奏出来是十分动人的 。难怪孔子听了《诗经》名篇《关睢》的演奏,兴奋地说:“洋洋乎,盈耳哉!”其精彩程度可知 。数千年间不知出现过多少种律制,而五度相生律的余风遗韵 , 一直留存不衰,足见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
文章插图
二、“十二律”登上我国律学史的舞台
由于乐器的发展和音乐实践的要求 , 加之国内南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音愈增加,生律愈繁,律制当然要随之发展 。先是在原来五个音之外,再加上变徵和变宫两个半音,组成七声音阶 。更为了变调的需要,又加上了一些半音,使在一均(一个八度)之间,包含十二个音,成为所谓十二律 。
到公元前第三世纪时,十二律已从三分损益法脱颖而出,登上我国律学史的舞台 。十二律的名称,依次为“黄钟、大昌、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和应钟 。”
文章插图
上述十二律,又称为六律六吕 。顾名思义,黄钟、夹钟、林钟、应钟,当指钟声无疑;至于大昌、中吕、南吕的吕字,根据《周礼》与《国语》的提法,吕即同,同即筒,就是竹管的意思 。可以推测大吕、中吕、南吕来源于某些竹管乐器 。剩下几个隐晦难解、古义不明的律名:如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 , 依照专家的意见,可能是音译当时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地带的“南蛮鴃舌之音”而成 。
- 小儿常见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方法
- 美妆蛋用法视频 如何使用化妆蛋视频
- “曹刿论战”和“贾诩论战”分别讲了什么?三国中对战的方法论介绍
- 法律免费咨询在线 法律免费咨询在线24小时电话
- 法律判决 法律判决后不履行执行
- 元青花无法仿制的特征是什么?
- 证券法律 证券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哪个简单
- 西安法律咨询 西安法律咨询所
- 专项法律服务合同 专项法律服务合同收费标准
- 产权法律 产权法律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