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我国文学作品当中看到“狼烟”这个词语,只要一看到这个词,随即就会想到“烽火”了 。在我国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们率领着大军前来护驾的时候才发现被耍了 。而这烽火狼烟就代表着“战争”的意思,那为什么要把烽火叫做狼烟呢?狼烟难道是燃烧狼粪之后冒出来的烟吗?
文章插图
长城上有烽火台 , 烽火示警要用狼烟,而狼烟一般被认为是狼粪烧出来的烟 。
为什么非要用狼粪来烧烟,第一个做出解释的是一位晚唐著名诗人,他说:“狼粪烟直上 , 烽火用之 。”这个解释后来还引出了更离奇的解释:狼烟的直来自于狼肠的直 , 肠子直了 , 便便产生的烟也就直了,这样一来,烽火的烟就能“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
这样的歪理邪说听起来很有道理,连大名鼎鼎的李时珍都信了 。他在《本草纲目》中就郑重其事地说:狼啊 , 肠子直,所以最后便便产生的烽烟就“直上不斜”了 。
不仅医药学家李时珍信了,戚继光这样的大军事家也信了 。他居然在自己对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书籍里说:南方狼粪少?。缓玫阋话巡荩盎鹑疾痪?,一里之外 , 岂能目视”!他的意思是,还是烧狼粪产烟的效果最好,虽然他并没有烧过 。
“狼烟”就这样以讹传讹,贻害千年 。其实,狼烟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但“狼烟”一词却直到晚唐时才见诸文献,在这之前都是“烽火”“烽燧”“烽烟” 。
文章插图
【成语“烽火狼烟”是怎么来的?】故事得从那位用自己生命来哄他的亲亲宝贝褒姒开心的周幽王说起 。周幽王在史上留下了大手笔的“烽火戏诸侯”典故,而“烽火”指的是“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就是烟,用木柴杂草烧出来的烟 。
早在唐朝,兵部就明文规定:每年秋天之前,要采集艾蒿、茎叶、苇条、草节,“为放烟之薪” 。显然,烽烟是由燃烧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等产生的 。
至于如何做到烟柱上冲、风吹不斜,唐朝也有明文规定:在烽火台上做烟囱 。这种烟囱的大小、高度、建造方法,甚至于烽火的操作细则都写得非常详?。?以做到“烟直而聚 , 风吹不斜” , 让下一个烽火台看到 。
在唐朝,烽火的传递速度也是有规定的,“一昼夜须行二千里” 。这在那个交通、通讯均不发达的时代已经是最为迅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了,所以国人一直用它,直到清朝 。
如果烽火台真的用狼粪来烧狼烟,最大的问题是——狼粪实在找不着!长安、洛阳距离850里,这是唐帝国的腹心地带,连皇帝都经常在两京之间往返 。所以东都洛阳和京师长安之间驿站密布,烽火台也密布 。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潼关(在今两京之间)的那一天,由于烽燧吏卒皆溃 , 没有人能够发出烽火信号 , 因此至夜幕之时 , “平安火不至” 。正是这个信息使得唐玄宗下定决心逃往蜀地 。这个故事说明,当时长安、洛阳间的烽火台设施非常完善 , 随时可以正常使用 。
文章插图
按照唐朝设置烽火台的规定,长安、洛阳间的850里至少应有30座烽火台 。假设每座每月需用狼粪2斤的话,则每座每年需要24斤狼粪 , 30座烽火台每年就需要720斤狼粪 。
- 成语“表里山河”指的是哪里?
- “江”与“河”的区别是什么?黄河为什么不叫“黄江”?
- “犯太岁”是什么意思?
- dodge是什么车 dodge是什么车牌
- 比翼鸟有哪些寓意?
- 不爱江山爱美人说的是谁?
- 孔子如何解释“恕”字?这背后隐藏着最高级的善良
- “以治待乱,以静待华”的精髓是什么?孙子兵法适用哪些场合?
- 古人说要长寿有两个地方要“软”,那么是哪两个地方呢?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 古代的“三从四德”具体是指什么?父亲死了,母亲必须听儿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