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主而事什么意思?

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不过早年的徐晃可是曹操的一大敌人 。196年,董承和韩暹斗的不可开交 , 徐晃便劝杨奉归顺曹操,但此后韩暹使用离间计让杨奉叛逃 , 甚至还出兵攻打曹操 。双方交战时,曹操就看上了徐晃,等他把杨奉击败后,就顺势将徐晃招入麾下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择主而事”,就和徐晃有关 ,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

择主而事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择主而事什么意思?】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 发生在曹操将汉献帝迁至许昌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满宠、徐晃和杨奉 。原文如下:
是夜满宠扮作小卒,混入彼军队中,偷至徐晃帐前,只见晃秉烛被甲而坐 。宠突至其前,揖曰:“故人别来无恙乎!”徐晃惊起,熟视之曰:“子非山阳满伯宁耶!何以至此?”宠曰:“某现为曹将军从事 。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 。”晃乃延之坐,问其来意 。宠曰:“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韩之徒?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 , 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 , 特遣宠来奉邀 。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择主而事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晃沈吟良久,乃喟然叹曰:“吾固知奉、暹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 。”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晃起谢曰:“愿从公言 。”宠曰:“何不就杀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晃曰:“以臣弑主 , 大不义也 。吾决不为 。”宠曰:“公真义士也!”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 。早有人报知杨奉 。奉大怒,自引千骑来追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秘密将汉献帝迁往许昌 , 却被杨奉和韩暹发觉,两人随即率部追赶,两军随即展开了一番激战 。杨奉派部将徐晃出战 , 徐晃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曹操见状,萌发了收降徐晃的念头 。行军从事满宠主动请缨,来到徐晃军中进行劝降 。最终,徐晃答应投降曹操 , 却拒绝了满宠提出的自己杀死杨奉和韩暹的建议 。在前往曹军营寨途中,杨奉率部截击,被曹操领兵击退 。
择主而事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满宠口中的“择主而事” , 意为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
小说中提到的杨奉与曹操之间的争斗,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起因也的确是因为曹操秘密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而引发的 。据《三国志·董昭传》载:“(曹操)即遣使诣奉 。徙大驾至许 。奉由是失望,与韩暹等到定陵钞暴 。太祖不应,密往攻其梁营,降诛即定 。奉、暹失众 , 东降袁术 。”
小说中描述的徐晃投降曹操的故事情节 , 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与满宠并无关系 。据《三国志·徐晃传》载:“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 , 后悔 。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而在《三国志·满宠传》中,也并无满宠与徐晃有旧及前往徐晃军中进行劝降的记载 。从《三国志·徐晃传》的记载来看,徐晃投降曹操 , 是因为原本就有有投靠曹操的打算,正巧遇上曹操征讨杨奉,徐晃顺水推舟投靠了曹操 。
择主而事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