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界桥之战很少被提起,但这其实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 。袁绍一方以少胜多,而且是用步兵和弩兵战胜了公孙瓒强大的骑兵,使得战事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界桥之战历经两年,公孙瓒和袁绍都已经耗尽所有粮草,虽然结果是双方和解,但从战损来看 ,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几乎是全军覆没,那占据优势的公孙瓒为何会输给袁绍呢?想了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下文啦 。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文章插图
1、界桥之战汉末三国时代,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层出不穷,公孙瓒所统领的白马义从和鞠义率领的八百先登都是典型的精锐部队 。
公孙瓒的这支白马义从,是他为抵御乌桓、鲜卑等边疆外族势力而特意组建的一支精锐轻骑部队 , 史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鞠义统领的八百先登,则是八百名勇猛剽悍的凉州步兵,史称这支部队“兵皆骁锐” 。
白马义从和八百先登的正式交锋,发生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的界桥之战中 。
此战是河北军阀袁绍和幽州军阀公孙瓒为争夺势力范围而爆发的一场战役,鞠义作为袁绍部将,跟随袁绍参与了此次战役,并担任袁绍大军的先锋 。根据《后汉书·袁绍传》所载:
瓒兵三万 , 列为方陈,分突骑万匹,翼军左右 , 其锋甚锐 。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 。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 , 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 。麴义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 , 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 。
由此可见,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投入的兵力大约有三万人左右,其中白马义从约有万人 。而反观鞠义,则只统领了八百精兵作为先登 。尽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 但最终鞠义却以少胜多,八百先登把白马义从打得落花流水 。那么,这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文章插图
2、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所以不敌鞠义的八百先登,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公孙瓒轻敌大意
如前所说,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中总计投入了三万兵力左右,而鞠义却仅率领了八百精兵 。公孙瓒一向认为自己的白马义从所向披靡,加之对方兵力过少,便滋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 。
正所谓骄兵必败,轻敌的公孙瓒在没有详尽分析战场形势的情况下,主动令白马义从率先出击,意欲以此践踏敌军 。鞠义对此早有准备,他的八百精兵早就在盾牌下蛰伏已久 。故而,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冲到仅仅距离鞠义几十步的地方时,鞠义的八百精兵一同跳跃而起,砍杀过去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对此未经防备 , 很快就败下阵来 。
因此,公孙瓒鉴于敌军兵少而滋生的轻敌情绪,是造成白马义从被鞠义八百精兵击败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白马义从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公孙瓒的大意所致 。
其二:袁绍的千张强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界桥之战中,鞠义的八百先登只是袁军的先锋部队,真正的主力部队是袁绍统领的数万步兵 。鞠义的八百先登之所以会作为袁军的先锋,一方面是这支部队确实具有强悍的战斗力 ,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迷惑乃至麻痹公孙瓒,诱其轻敌 。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文章插图
3、总结事实上,鞠义的八百先登能够击败万人规模的白马义从,与袁绍布置的千张强弩不无关系 。当八百先登反击白马义从时,袁绍的千张强弩瞬间箭如雨下,使得白马义从损失惨重,史称“强弩雷发,所中必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