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集结史无前例的113万大军,200多万民夫御驾亲征 。第一次攻打高句丽,隋朝损失惨重,最后以惨败告终 。
大业九年(613年) , 隋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 , 第二次御驾亲征 。这次出征又因久功辽东部下,后方又有杨玄感叛乱,隋炀帝被迫撤军 。
大业十年(614年) , 隋炀帝再次下诏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 。隋朝来护儿在毕奢城击破一支高句丽军 , 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害怕,于是遣使请降 。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 。高句丽的请降,只不过是诈退隋军的一种缓兵之计 , 等隋炀帝明白过来,准备四征高丽时 , 已经没有机会了 。

文章插图
三征高丽使大批隋朝将士被俘,身陷敌国,当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
隋朝两代帝王四征高丽 , 损兵折将,最终导致江山也丢了 , 还是没能真正的征服高丽 。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留待后世王朝了 。
唐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企图断绝新罗入唐之道 。贞观十七年,新罗派人向唐求援 。此时的唐朝经过十多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 , 命其停止争战,却被高句丽拒绝 , 唐太宗于是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唐太宗

文章插图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 , 唐太宗李世民出兵辽东进攻高句丽 。唐军先是连克盖牟等十城 。后因唐太宗过于求稳,未采纳乘虚直取平壤以及放弃安市、先取乌骨城等建议 , 未能出奇制胜;又因安市久攻不下,以至天气寒冷、粮运不济 , 被迫撤军 。虽然唐太宗没有灭亡高句丽,但是战果是远大于损失的 。高句丽失守十余城 , 死伤五万以上,被俘七万以上 , 严重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 。
唐太宗去世后,唐高宗继位 。从唐高宗永徽五年(654)起,唐朝通过剪除羽翼(灭百济),连续不断的发动军事进攻,使高句丽最终在668年被唐军攻灭 。
- 界桥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公孙瓒为何会败给袁绍
- 诸葛亮死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
- 雍正皇帝继位后遇到哪些难题 为何新政难以实施
- 李靖为何说刘秀远胜于刘邦
- 农民出身的徐达为何懂得兵法
- 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 汉武帝为何怕窦太后 其中有什么原因
- 刘邦为何能得到百姓支持
- 唐玄宗为何最后选的太子是李亨而不是李瑁
-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为何叫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