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计从什么意思?

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后,刘备为了将汉室继续延续下去,第二年便在成都称帝 。不过汉献帝依然在世,刘备当时也比较犹豫 , 不知道自己顶替汉献帝究竟合不合适 。最后在群臣的建议下,还是坐上了皇帝之位 。当然刘备这个皇帝也就当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 而且此后发动的夷陵之战给蜀汉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言听计从”,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

言听计从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发生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刘备 。原文如下:
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 。孔明乃设一计,谓众官曰:如此如此 。于是孔明托病不出 。汉中王闻孔明病笃,亲到府中,直入卧榻边 , 问曰:“军师所感何疾?”孔明答曰:“忧心如焚 , 命不久矣!”汉中王曰:“军师所忧何事?”连问数次 , 孔明只推病重,瞑目不答 。汉中王再三请问 。孔明喟然叹曰:“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今幸大王有两川之地 , 不负臣夙昔之言 。目今曹丕篡位,汉祀将斩 , 文武官僚,咸欲奉大王为帝,灭魏兴刘,共图功名;不想大王坚执不肯 , 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 。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 。臣安得不忧乎?”
汉中王曰:“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 。”孔明曰:“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今大王名正言顺,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词芷渚?”汉中王曰:“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孔明听罢,从榻上跃然而起,将屏风一击,外面文武众官皆入,拜伏于地曰:“王上既允,便请择日以行大礼 。”
言听计从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丕篡汉自立,建立了曹魏帝国 。不过,曹丕并没有加害汉献帝刘协,而是将其册封为山阳公 。但蜀汉却盛传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 。刘备下令百官挂孝进行祭奠 。此时,诸葛亮了联合众臣提出要刘备称帝的请求,结果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 。诸葛亮设计,假装病重 。刘备前来探望时,诸葛亮再度提出称帝的建议 。刘备推辞说等到诸葛亮痊愈后再谈此事,诸葛亮跃然而起,与早已留在府中的群臣下拜行礼 , 要求刘备称帝 。此后,刘备自称皇帝,建立了蜀汉帝国 。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言听计从”,意为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汉王授我上将军印 , 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小说中提到的蜀汉误传汉献帝刘备遇害及刘备称帝的故事情节,都是真实历史事件 。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 。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此后,以诸葛亮、许靖为首的众臣纷纷上表,要求刘备称帝 。另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 为了尽快让刘备登上帝位,诸葛亮还对刘备说过这样一番话:“今曹氏篡汉 , 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 , 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 。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 。”
言听计从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群臣的称帝建议,刘备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 。”从这段记载来看 , 刘备似乎并不同意称帝的主张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部分大臣上表要求刘备称帝的同时,也有另外的三位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而他们的结局都非常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