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很多都被传承了下来,而其中非物质的文化传承民歌与舞蹈是一定拥有的,因为这是做能够表现民族特色的方式了 , 也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点 。那么,在古今传承下来的鄂温克族文化里,他们的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鄂温克族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而且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歌舞艺术一直流传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民歌的曲调悠长而豪放 , 富有草原和森林生活的气息,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节奏悠扬、旋律奔放的猎歌和牧歌总令人逸兴遄飞、心弦激越 。
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 。鄂温克族民歌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 。鄂温克族民歌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体现细致入微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鄂温克族喜欢唱歌 。他们的民歌曲调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 。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 。有很多歌曲是他们用同个曲调,在不同场合填上不同的词,来吐露心中的喜怒哀乐 。那悠扬奔放的旋律,表现了生活在森林中和草原上的鄂温克人宽阔的胸怀、质仆的性格 。
他们的民歌,既是歌,也是诗,都是通过唱来表达的,有长有短 , 有几行的 , 也有几十行的 。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较的叫故事歌 。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 , 即情填词 。特别是牧歌和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勇敢而质朴的性格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鄂温克族传统民歌中,除了单一调式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交替调式的民歌 。其总的特点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五声调式、其中宫调式民歌、徵调式民歌与羽调式民歌的数量较多,而商调式民歌与角调式民歌则很少见,只是在宗教色彩浓烈的萨满音乐中较为常见 。可以说,鄂温克族民歌的调式特点,主要体现在宫调式、羽调式与徵调式民歌中 。
鄂温克族民歌以其精练、凝重的语句和自然纯朴的写作方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鄂温克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审美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观念、民族生活习俗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卓越的文学创作智慧与才华 , 并具有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鄂温克民族舞称为“努给勒” , 豪放、朴实,充分表现了鄂温克族人民爽朗、勇敢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 。“努给勒”多由妇女表演,舞步独特、刚健有力 , 节奏性强,以“跟靠步”和“跺步”为舞蹈的特点,又有天鹅舞、跳虎、猎人舞等反映牧区和半山区生活的特色 。
鄂温克族民歌与舞蹈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另外 , 在鄂温克族民间还流行着反映鄂温克人狩猎生活的舞蹈,如“阿罕伯舞”和“爱达哈喜楞舞”(公野猪搏斗舞)等,鄂温克人通过这些舞蹈 , 充分表现他们的勤劳、勇敢、豪迈和乐观的性格 。猎区的舞会多在晚间围绕篝火举行,鄂温克族民间流行一种名叫“崩努克”(口弦琴)的乐器 。鄂温克人随着口弦琴的乐声,边歌边舞 , 动作粗犷,节奏鲜明,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