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达斡尔族 , 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也是中国古老少数民族的其中之一了 。达斡尔族的人们在古时候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来源于狩猎,那时候人们为了庆祝狩猎的成功,人们便会在享用食物的篝火边以舞蹈的形式进行庆祝 。随着文化的发展 , 慢慢的达斡尔人已经不需要依靠打猎来维持生计了,但是这种传统已经流传下来了,在达斡尔族文化里,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据地位,而这就叫做“哈麦库”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RIR531-0.jpg)
文章插图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哪里有“哈麦库”,哪里就有达斡尔族,这是人们的共识 。“哈库麦”又称“鲁日格勒”,即歌与舞交织在一起的娱乐形式 。它具有达斡尔族独特的韵律及风格 。本文就其起源、发展及其走向谈些意见,和众家交流,以利于达斡尔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哈库麦”的起源——打猎说
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 , 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 。“哈库麦”的产生是和达斡尔先民古时的生产生活分不开 。达斡尔族的祖先为了生存采取集体狩猎的生产方式 。一进到二十世纪初,在一些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集体狩猎作为血缘集团的传统习俗被保留下来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RIVa9-1.jpg)
文章插图
集体围猎以哈拉为单位,围猎者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射杀被围困的动物 。严酷的环境,生产技术的落后,至使达斡尔人必须结成一个个狩猎群体 。由于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又是靠群体力量而获得的,所以在饱享一顿晚餐的篝火旁,模仿围猎的队形 。
人们先排成圆圈由远至近,作手持武器状,模拟野兽的各种形态动作:站、望、跑、跳等或嬉戏追逐打闹的情景 。边跳边模仿野兽的各种叫声 。“嘿、嘿”的逐渐地缩小圆圈,待接近圆心时,节奏加快 。见野兽即以持毙,然后欢呼跳跃,唱起原始民歌以示庆祝 。这就是“哈库麦”起源于狩猎经济生活之说 。也就是“打猎说”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RIV451-2.jpg)
文章插图
“哈库麦”的起源——捉乌鸡说
还有一种是“捉乌鸡”说 。早年,每逢农历五月,在江套子塌头墩子中间 , 草原上的乌鸡交配时公鸡追逐母鸡跑,并发出“咯咕,咯咕”的欢呼声 。达斡尔猎人身披用乌拉草做成的蓑衣 , 蹲在塌头墩子上,远看就像一堆草,迷惑追逐的乌鸡 。待乌鸡从猎人蹲着的塌头墩子下边穿过时 , 猎人伸手便将其抓住装进袋里,一天所获甚丰 。
晚上架起篝火,全家或屯子里的大人小孩都来分享这胜利果实时 , 酒足肉饱之后,男猎人就模仿乌鸡追逐的情景,两手后伸做鸡扎撒膀子状,弯腰探头,前拖步急进 , 并模仿乌鸡“嘎、嘎”叫声,众人围成圆圈追赶,后分成两人一对,急斗对舞,左蹦右跳,前追后退绕弯追逐,赶上去追打甚是热闹,宛如猎人捉乌鸡的场面再现 。
![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RIR0Q-3.jpg)
文章插图
无论是“打猎说” , 还是“捉乌鸡说”,均是反映在达斡尔族先民们的狩猎生活环境中的生产活动 。“哈库麦”起源于狩猎歌舞是无疑的 。狩猎歌舞不仅是达斡尔族,也是全国各少数民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表明它是许多民族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沉淀了民族、社会、经济生活和产生方式的印记,也是民族历史衍变的文化见证 。
- 宋朝被称“弱宋”到底弱在什么地方
- 宋朝的相扑是什么样的
- 服装款式 服装款式图
- 如何制作ppt动画 如何制作ppt动画视频
- 割发代首什么意思?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处典故介绍 “青”和“蓝”分别是什么意思?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出处介绍
- 百家姓里面为什么没有“肖”姓?
- 于谦必死的理由是什么 明英宗不仅是为“夺门”正名
- 刘邦杀了哪些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