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齐鸣什么意思?】许诸和徐晃都是曹魏名将,有一次曹操在铜雀台举办了一场射箭比赛 。期间,徐晃意外射中了棉袍,随后还将棉袍挂在自己身上 。许褚看到后不高兴了,上前和徐晃争夺这条棉袍,两人还差点大打出手 。曹操见状立马叫停两人 , 并且下令一人奖赏一匹上等的棉布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金鼓齐鸣” , 就和此次事件有关 , 不过许诸和徐晃两人的这一出故事应该还是杜撰偏多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典故吧 。
![金鼓齐鸣什么意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JR12526-0.jpg)
文章插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 发生在曹军将领在铜雀台比武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和徐晃 。原文如下:
(曹)操传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 , 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 , 罚水一杯 。”号令方下,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骤马而出,众视之,乃曹休也……一箭射去,正中红心 。金鼓齐鸣,众皆喝彩 。曹操于台上望见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方欲使人取锦袍与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骑飞出……乃文聘也……文聘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 。众皆喝彩……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厉声曰:“文烈先射,汝何得争夺?看我与你两个解箭!”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 。
![金鼓齐鸣什么意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JR143G-1.jpg)
文章插图
众人齐声喝彩 。视其人,乃曹洪也……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 , 也中红心 。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里……红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看我夺射红心!”众视之,乃夏侯渊也 , 渊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金鼓齐鸣……只见绿袍队里 , 一将应声而出 , 大叫:“且留下锦袍与我徐晃!……(徐晃)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 , 锦袍坠地 。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马至台前声喏曰:“谢丞相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为鼓舞士气,以锦袍为建立,在铜雀台下举行了一场箭法比试。期间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先后射中红心 。不过,徐晃却一箭射中挂着锦袍的柳条,锦袍坠地 。徐晃兴高采烈 , 将锦袍披在身上,认为自己获得了比试的胜利 。谁知许褚突然上前,强行抢夺锦袍,两人随即扭打在一起 , 锦袍也被撕碎 。曹操见状,连忙出言劝阻,并每位将领都赏赐了一匹蜀锦 。
![金鼓齐鸣什么意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JR1K08-2.png)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金鼓齐鸣”,意为金钟战鼓一齐响起 。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金鼓以声气也 。”
小说中出现的这场曹军将领之间的箭法比试 , 并非历史的真实,在《三国志》相关传记中也找不出有关的记载 。很显然,这个情节的设计是作者的一处闲笔 , 除了突出这几位曹军名将的箭法之外 , 还重点刻画了许褚的蛮横无理 。这个情节写得非常有趣 , 令读者回味无穷 。
这场比试 , 也引起了不少三国武评爱好者的关注 。不少人提出了一个疑问 。一是在这场比试中,究竟谁的箭法更为高明?从小说描述的这场曹军将领之间的比武整体情况来看 , 虽然参与人数多达六人,但还是很容易分出高低上下的 。
![金鼓齐鸣什么意思?](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0JR15512-3.jpg)
- 不可胜数什么意思?
- 为什么明朝大多数皇帝不喜欢上朝
- 鼎足之势什么意思?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
- 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进化而来的
- 赤身裸体什么意思?
- 秦朝一统天下后,为什么短时间内便人才凋零
- 唐朝时期的山东士族是什么氏族?为什么李世民想很想除掉
- 面不改色什么意思?
- 明孝宗为什么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