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 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李隆基英明一世,晚年却落个凄惨结局,人生的大起大落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明显 。李隆基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正处大唐极盛时期,结果一场动乱导致自己被迫出逃,后来被儿子取代皇位还毫不知情,实在令人唏嘘 。李隆基晚年会得如此下场,跟他一味放纵自己有很大关系,觉得年轻时努力了,晚年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享受,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 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文章插图
1、父子失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玄宗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酿成了唐朝自玄武门之变以来的最大皇室悲剧,武惠妃费尽心思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杨贵妃前夫)成为太子,却不料在三王喊冤被害后,自己反在同年十二月病死 。真是天理昭昭,含冤者必得伸冤,武惠妃一死,寿王李瑁自然失去了成为太子的机会 。开元二十六年(734年),玄宗改立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 。
不过,太子李亨的储君之位殊为困难,当时 , 朝中有拥立寿王的奸相李亨与他作对,还有因为杨贵妃得宠而得到重用的宰相杨国忠 , 同样处处为难太子 。在太子与李林甫、杨国忠的较量中,身为父皇的玄宗却亲疏不分,为了防止太子羽翼丰满、势力扩张,便放任李林甫和杨国忠对太子李亨轮番冲击,李亨当太子的头几年过的尤其艰难,要独立面对这些奸臣的疯狂攻击,几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风险,而身为父皇的玄宗却始终置身事外,对太子的薄凉到了极致,让很多人感到心寒 。
太子李亨在当储君期间,经历了两次大案、两次婚变,虽有惊无险的度过风险 , 却令他身心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 。身为父皇的玄宗,并没有及时给予精神物质上的抚慰,父子关系在这期间变的微妙起来 。
李亨在谨小慎微中度过了多年的太子生涯 , 这位极善于隐忍的皇太子 , 终于熬到了李林甫去世 , 却又要面对继任宰相杨国忠对他疯狂的攻击,在玄宗迷恋杨贵妃闺房的时候,李亨却要凭一己之力与杨国忠明争暗斗 , 度过了几年貌似平静实则险象环生的时光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才找到反击的良机 , 而马嵬驿兵变,则成为李亨走向政治前台的关键 。
李隆基晚年有多凄惨 被儿子取代却毫不知情

文章插图
2、被迫禅位玄宗真是自作孽啊,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却一日之内赐死三子,还与太子李亨父子失和,关系日趋紧张,为自己晚年的凄惨生活埋下了伏笔 。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 , 早就包藏谋逆之心的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由起兵反唐 。十余万叛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攻陷东都洛阳 ,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五月,叛军大败唐将哥舒翰,长安的门户潼关被叛军攻破 。
六月十三日,已经被叛军吓破胆的玄宗 , 只带少数妃嫔、随臣,由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数千禁军扈卫逃出长安,往成都而去 。
玄宗匆忙出逃,太子李亨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平叛,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抢班夺权机会 。玄宗一行途经马嵬驿时 , 李亨已经提前派心腹太监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这一行动有可能在长安时就已经在密谋 , 而最理想的下手时间,自然是在玄宗一行出逃途中 。
果然,玄宗一行人困马乏途经马嵬驿时 , 陈玄礼率领禁军便发动了兵变,杀死杨国忠、杨暄父子 , 将韩国夫人乱刀砍死 。又逼迫玄宗交出杨贵妃,面对群情激愤的禁军将士 , 玄宗纵然想保住杨贵妃的命也已经不可能,只得含泪掩面 , 把杨贵妃交由高力士缢死,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