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二 )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蒙元帝国疆域广阔,辖区内的人口众多,民族成分自然非常复杂,那么按照聚居区域和长相对人口进行划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不信你看,我们新中国,不也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吗?
那么,蒙元的民族怎么分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尽管为了方便统治,蒙元非常重视民族划分,但是,它的民族划分非常混乱,并不统一 。
比如:成书较早的《大德南海志》中,户籍按照是否从事宗教活动划分为普通户和僧道户,普通户中再按民族来源分为南人户和北人户 。
而在成书较晚的《至顺镇江志》中,民族划分则大体分为:汉人、蒙古、畏兀儿、回回等 。
这么说吧,在蒙元帝国的户籍管理中,民族分类、职业分类都有 , 但真要说分等划级,起码在元朝的官方文献里 , 是没有的 。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章插图
3、归属感和政治参与度那么“四等人”制就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吗?也不尽然 。
这就要说归属感和政治参与度两个问题了 。
这所谓的归属感就像牵着风筝的那根线 , 即便放在今天 , 媳妇出嫁几十年,很多人还是觉得自己娘家亲,这就是扎在人性根里的归属感 。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这一点,代入到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身上,尤其明显:
自从1234年金国灭亡之后,南宋和蒙古帝国又对峙了一百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在北方的各色人等 , 已经统统归于蒙古之下,甭管是回回、契丹,还是女真、汉人,他们统统可以称之为北人 。
相处一百多年,北人的心理特征,相比南宋治下的人群,自然是更有归属感 。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章插图
再看政治参与度问题,这就要说蒙元的政治蛋糕的划分法则了 。和宋朝科举为主不同 , 蒙元一开始是没有科举制的,而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也叫“怯薛歹”制,一句话:想当官,看出身!
“怯薛歹”是元朝高官的主要来源 ,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蒙元开国元戎的二代们 , 在这其中 , 汉人比例少 , 也能占到40%,当然这些汉人也主要是北方的汉族大族,比如顺天张氏、真定史氏、东平严氏、巩昌汪氏、西京刘氏等等 。
这些汉族,往往是从辽、金时期就世代生活在北方 。
当然,蒙元也不是完全杜绝科举,但搞得确实少:直到1315年(仁宗延佑二年)才开办科举,直至元朝灭亡,也只曾举办约十次,共取试一千余人 。一千余人,这数字,和录取数量庞大的宋朝(一次取试五六百),那是完全不能比 。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文章插图
总之 , 无论“怯薛歹”还是科举,南方汉人都很难享受优惠,这自然会让人感觉被当成二等公民,元朝在搞民族歧视!
当时汉人普遍抱怨的是“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 , 其实说的是政治参与内外有别 , 而并不是民族地位的高低 。
当然,如果普通的汉人和普通的蒙古人发生争执 , 官方还是相对偏袒蒙古人 。
不过,政治问题最终还是会影响民族情绪,元末的农民起义首先从南方大爆发,与蒙元的“切蛋糕”也不无关系!
元朝四等人制度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