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非常出名,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 。当时曹操带领大批水军南下,吴蜀组成联盟誓要阻挡曹操拿下荆州,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周瑜为了考验诸葛亮的能力,下令让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却说十天太长,只要三天即可 。随后他让鲁肃安排船只,上面部署好草人就开出去找曹操借箭了 。当然这个故事不止衍生出了一个成语,还有一个成语就是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鲁肃和曹操 。原文如下: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 。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 。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 , 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 , 火速到江边助射 。
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 , 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 , 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为了除掉诸葛亮,故意命诸葛亮在十天之内制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回答说十天时间太长,自己只需要三天便可完成任务 。随后 , 诸葛亮暗中让鲁肃安排了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以及布幔束草等物,并在第二天的夜晚与鲁肃一起来到曹军水寨附近 。曹操不明虚实 , 命人乱箭射 。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命人满载而归,周瑜对此钦佩不已 。
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箭如雨发” , 意为箭向雨点一样发射,形容箭射得多,射得密集 。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
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情节,既体现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 映照出周瑜的狭隘胸襟,还表现出鲁肃的忠厚朴拙,可谓是《三国演义》中的神来之笔,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力 。不过,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因为在赤壁之战期间 , 诸葛亮在采桑促成孙刘联盟后,便返回刘备身边,并非参与接下来的战事 。因此,这个故事也只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 。
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

文章插图
【箭如雨发典故出处介绍】既然“草船借箭”并非历史的真实,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故事呢?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不叫“草船借箭”,而是叫做“草人借箭” 。这一故事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出自《新唐书·张巡传》,原文是这样:“城中矢?。?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文中的“藁人”指的是草人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城中的箭已经用尽 , 张巡命令士兵扎了一千多个超人,在夜间用深索放到城下 。敌将令狐潮意为张巡想要突围 , 便命部下放箭 。射了很久,这个发现是草人 。张巡收回草人后,得箭数十万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