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计划太子监国为什么会失败 刘娥是如何掌控大权的

宋真宗执政晚年,有一次找人进行占卜,结果得出“女主昌”,表示未来可能有女主取代天下 。当时真宗病情越来越严重,大权逐渐转移到刘娥手上,此时真宗便担心武代唐重演,于是秘密和寇准商量太子监国的事情 。虽然这件事进行的十分隐秘 , 但还是被刘娥知道了,真宗不想把事情闹大,便将责任都推到了寇准身上 , 这样太子监国便彻底失败 , 刘娥离掌权之路又近了一步 。

宋真宗计划太子监国为什么会失败 刘娥是如何掌控大权的

文章插图
1、罢免寇准《续资治通鉴》记载刘娥勤谨恭密 , 有参与朝政的热情 。①也就是说赵恒让刘娥参与到了朝政 。并将自己的治国理念等潜移默化地传给了这位“红颜知己”,而刘娥就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遇,染指朝政,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
只不过这样的朝堂气氛肯定不是文武百官能接受的,特别是对于赵恒执意立刘娥为后以及刘娥参与政事等,令寇准等人相当反感 。最终在与寇准、李迪的争斗中刘娥基本上掌握了最高权力 。史料《东轩笔录》完整地记载了这段过程 。②
然后在真宗病重之时,对刘太后干预朝政,寇准很不满意 , 这也加剧了寇与刘的斗争,可见真宗的态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寇准等人了解到真宗不满的态度后,就想废掉刘娥以推行太子监国,而自己与李迪、杨亿、曹玮、盛度、李遵勉等从旁辅佐,进而掌控政权,维护赵宋王朝 。没想到的是因为李迪漏言,有人抢先一步报告给了刘娥,而已经掌握大权的刘娥立即以真宗的名义进行了清算,寇准也由此被贬,直到刘娥去世、仁宗亲政以后才得以昭雪平反 。
对于这个历史事件 , 自古以来讨论者甚多 , 褒贬都有 。
宋真宗计划太子监国为什么会失败 刘娥是如何掌控大权的

文章插图
2、掌控大权但说到底这就是一场典型的宫廷夺权斗争,可惜的是夺权的发起者虽然抢占先机 , 却反而落了个失败的结局,刘娥为实现当皇后的理想,提高自己的地位,面对不利的复杂环境,采取了以柔克刚的策略,比如在真宗欲加封之时,一再推辞忍让 , 当真宗欲给其兄刘美加官进爵也是如此恳辞 。
这正是“欲擒故纵” 手段运用得当的体现,而其柔顺更非指她温文尔雅、逆来顺受 , 而是在真宗的培养下、在政治斗争中形成了内敛深沉、胸有城府的性格,这也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备的素质 。这种性格的表现就是对政敌的打击一般都无声无息,但处理果断,成功率往往较高,因为这是后发制人 。
例如对另一政敌李迪,《宋史》记载“上将立章献后 , (李)迪屡上疏谏 , 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章献深衔之 。”可是这样的弹劾逼的刘皇后这种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奋起反击,李迪很快就被贬谪 。③
可能此前刘皇后更畏惧寇准 , 也没对李迪过多关注 , 而寇准被赶下台后,面对李迪的弹劾,恼火的刘皇后很快采取了措施并大功告成,当然这与李迪自己也有一定关系,但在刘皇后卓越政治才能面前,李迪的分量明显还不如寇准 。
此后不久,54岁的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时,仁宗即皇帝位,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 , 淑妃杨氏为皇太妃 。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 。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13岁,很显然真宗把最高决策权交给了刘太后 。
宋真宗计划太子监国为什么会失败 刘娥是如何掌控大权的

文章插图
3、才能凸显事实上宋真宗在位时,刘皇后就有学习理政 。比如说针对宋太宗路设置不规范的情况,真宗于咸平四年(1001年)三月对行政管辖机构进行了调整,此举措就被刘皇后学习,在其执政时 , 就根据形势来了个如法炮制,类似的情况很多 。特别是积极纳谏,培养人才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