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会认为中元节和鬼节是一个节日,实际上这两个节日在古代还是有区别的 。中国历史上过鬼节可不像万圣节那样,鬼不来找你就行了 , 你还扮成鬼的样子简直就是对鬼的不敬 。不过历史上关于鬼的传中故事还是挺过的,这也让鬼节这一天显得特别敏感,因为大部分的百姓可能都不敢出门,实际上古代鬼节的习俗还是挺多的,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 。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古代的中元节和鬼节,一起来看看吧 。
![中国的鬼节习俗和西方有哪些不同?](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033356049-0.jpg)
文章插图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小朋友们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 。而同时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 , 而人类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被人们成为“鬼节” 。
现在万圣节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参与的一种热闹节日,须不知,在中国古代,也有被称之为“鬼节”的节日,小编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中元节” 。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大打出手时 。中国的各种宗教信仰,却秉承着“世界和平”的理念 , 彼此融合、求同存异,最后逐渐深入民间 。每年的七月半——中元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就是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完美融合的产物 。然而,中元节,并不等于鬼节,西方的万圣节也一点关系没有 。
![中国的鬼节习俗和西方有哪些不同?](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033352W9-1.jpg)
文章插图
其实,中元节≠鬼节
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但其实这三个名称从根源上来说,是属于三个不同的节日的 。
民间俗信“鬼节” , 七月十五这一天可谓是“百鬼夜行”,因此在民间俗信中 , 鬼节这一天祭祀的不只有祖先亲人,还包括孤魂野鬼掺杂其中;道教将七月十五这天称“中元节”,又称“地官节”或“斋孤”,道教在这一天诵经作法,普度孤魂野鬼 。
至于“盂兰盆节”,就是佛教的说法了,不仅名称不同、来源不同,连功能都和民间的“鬼节”、道教的“中元节”相去甚远 。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传入中国 , 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梁武帝所提倡 , 将其定为了一个民俗节日 , 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流逝、世事变迁,到了宋代 , 才发展成了超度亡魂的节日 。至此,民间俗信的“鬼节”、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 , 在功能上出现了高度相似,时间又如此相近相合,索性也别论长短先后,同在一个中国屋檐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 就融合一下一起过吧!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中元节和清明节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能融合成一个节日,同样是祭祀鬼神的清明节却超脱其外呢?
![中国的鬼节习俗和西方有哪些不同?](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033353E1-2.jpg)
文章插图
清明≠中元节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祭祀的“鬼”有所不同 。清明祭祖,祭祀的是保佑家宅平安的先人亡魂,而中元节的“鬼”除了祖先,还有各种善恶不辩的孤魂野鬼 。
清明祭祀是出于对神明先祖的敬仰 , 对美好生活的祝祷,祈求家宅和谐、邻里和睦、前程光明;而中元祭祀却是出于对鬼怪的恐惧,传说该日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 , 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有的供奉超度,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鬼怪作祟、侵扰人间 。甚至中元节有一习俗,就是这一天千万不能提“鬼”字 , 以防被孤魂野鬼缠身 , 可以想见古代先人对中元节的“鬼” , 有多么深的敬畏 。
- 何铸是一个怎样的人 曾为免除岳飞死罪遭贬
- 三国惨死的十名大将分别是谁
-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 巨蟹幸运色 8月巨蟹幸运色
- 职场失意的诗句 职场失意的句子古诗词
- 太和推荐去哪玩 太和周边好玩的地方
- 智兵不勇典故出处介绍
- 赵国临阵换将的两次战役是什么 分别换的哪两个大将
- 古人说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种?
- 金牛男喜欢 金牛男喜欢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