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疫情,这届高考学子经历了磨砺和考验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防疫不误考”……福建省莆田市今年高考成绩稳中有升,喜讯频传 。
今年3月底,离高考不到90天,在莆田市抗疫的关键时刻,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市长林旭阳始终记挂着这届高考的孩子们,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集中隔离的师生们,肯定大家努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并对着屏幕上的学生们竖起大拇指:“我们要给你们点100个赞!”
考生在逆境中成长
“到现在都没有想到,我高中三年是在疫情中度过,幸运的是,我和同学们都走过来了,考上了心仪大学 。”今年高考物理类成绩638分的莆田一中高考生徐义林说,疫情改变了这届学生上课方式,大家都要学会上网课,虽然在“云端”上,但要学习的内容一样没少 。
【福建莆田:方舱里的孩子高考了“疫”路生花见彩虹】疫情防控期间,较令他感动的是班主任李燕琴,老师为了照顾他们,甚至连自家小孩都没空带,全身心投入 。各科任老师像亲人一样,线上线下安抚学生情绪,把疫情的影响降到较低 。
陈书琪是一名在仙游私立一中复读的考生 。她说:“仙游发生了2次本土疫情,对我一个复读生而言,高考变得前所未有的沉重,时间好像都偷跑走了 。”今年3月疫情发生后,按要求她和同学们一起去方舱隔离 。
隔离期间,现场志愿者尽力为学生提供像父母一样的关怀和温暖,做到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学生们不但一日三餐得到很好保障,而且在方舱里照样正常复习,每周都有新的复习材料送进来 。方舱还通过广播点歌,给过生日的学生买蛋糕庆祝等,这些细节为在隔离期间焦躁不安的学生凝聚起爱和正能量 。
教师家长共同发力
面对疫情的挑战,为了这届“特殊”考生能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老师和家长“双向奔赴” 。
“网课看似简单,实际上老师更忙,一堂课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时间精力 。”莆田四中团委书记、高三数学老师范志晔说,作为教育者,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线下线上的即时切换,线下的教学常态,线上同样进行 。各教研组的线上教研常态进行,保证教学质量;文化课教师借助各类App进行常规线上教学、批改作业,保证教学进度,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有现场感,还选择在教室上直播课;体育、美术、音乐、心理等课程,线上照常上课 。
疫情发生后,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每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科学、精准、有效、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大胆创新闭环管理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针对高三学生的备考实际,今年3月18日,莆田市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果断作出决定:高三学生单独闭环管理,在学校上课,全力以赴冲刺高考;教师全封闭,都不出校门,不与外界接触,确保疫情防控和教学质量“双提升” 。
为进一步保障隔离期间学生学习质量,莆田市教育局多措并举,成立学习专班服务队,搭建“莆田市中小学在线教学”平台,构筑网络课堂,成立学科中心组,集中全市教研力量,用集体的智慧力量,遴选复习资料 。
省一级达标校高三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定期联合教研,形成学科备考资料,这届高三3年“个性化定制”12期系统复习资料,向全市备考学生,特别是隔离点的高三学生精准推送;指导各县区(管委会)学校科学备考,与基层老师开展座谈会加强交流,破解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具体经验可循,探索了许多做法,为了这届高考生,我们不仅兼顾学生的情绪,还大胆创新,促进教师高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莆田市教育局中教科科长薛强说,疫情期间,莆田市教育局联合市教师进修学院,甘当志愿者,将印发的近10万份高考复习资料,全部点对点送到隔离点备考学生手上,确保隔离点的孩子复习同步进行,不落下一节课 。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学费
-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新平
- 福建小吃土笋冻的制作原料是什么
- 认真的近义词是什么 清楚的近义词是什么
- 莆田美食 莆田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 福建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 部分海域禁止驶入
- 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
- 甲午战争福建水师为什么没有增援北洋水师
- 抗日战争时期为何日本没有大规模侵占福建省
- 美食加盟 美食加盟店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