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殊意异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思想也会不一样,其实还挺好理解的 。只是人殊意异这个成语现在变的比较冷门,大家用的也都比较少,所以今天就专门为大家讲解下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和典故出处 。其实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 , 而且还跟曹操有关 , 虽然曹操做了很多暴虐的事情,但他本人还是非常具有才华的,写了很多诗词我们在课本中也都学过 。那一起来看看这背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
文章插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董昭传》 , 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主人公是董昭 。原文如下:
太祖朝天子于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 。此下诸将 , 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 , 事势不便 , 惟有移驾幸许耳 。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 。今复徙驾 , 不厌众心 。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原将军算其多者 。”
文章插图
太祖曰:“此孤本志也 。杨奉近在梁耳 , 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将独委质 。镇东、费亭之事 , 皆奉所定,又闻书命申束,足以见信 。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 。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 , 可无县乏之忧’ 。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 , 足以定计 。奉何能为累!”太祖曰:“善 。”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在洛阳觐见皇帝后,与董昭见面并问他:“如今我来到了洛阳,下一步应当怎么做呢?”董昭回答:“将军兴兵铲除暴乱 , 辅佐王室,这是春秋五霸的功劳 。不过,在洛阳的其他将军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互不卖帐 。这样一来您呆在洛阳辅佐天子就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唯有将陛下移驾到许昌 。但目前朝廷流离失所,刚刚返回京城,所有人都踮起脚尖,希望朝廷能够就此安定 。如果现在又要将陛下迁走,众人的心里必生厌烦 。但凡是做不平常的事就必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希望将军考虑得到的利益究竟能有多少再做决定 。”
文章插图
曹操回答道:“迁都是我原本的想法 。可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的军队人数众多,怎么才能使他不成为我的障碍呢?”董昭回答:“杨奉的同党很少 。因此,将军您独自前来就被封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 这些都是杨奉所促成的 。现在又看到他在书信中表明的立场,证明他是非常相信您的 。您只要派遣使者携带厚礼答谢他 , 足以安定他的心意 。你告诉他:‘京城洛阳没有粮食,因此想保护天子去鲁阳 。鲁阳临近许昌,运输比较容易,可以减除粮食匮乏的困境 。’杨奉为人勇猛而缺少思虑,一定不会怀疑 。等到使者返回后 , 就有足够的时间定下计策,杨奉还能制造什么麻烦呢?”曹操说:“好!”
文章插图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董昭口中的“人殊意异”,意为人各有不同,思想也都不一样 。这也是由董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
【人殊意异典故出处介绍】将汉末朝廷迁移至许昌 , 是曹操的既定策略 。不过,曹操非常忌惮杨奉的实力,唯恐有失,故此才向董昭问计 。而董昭不仅将杨奉的真实实力一一相告,并提出了骗过杨奉的具体方法 。曹操事后依计而行,果然骗过了杨奉 , 成功将汉献帝及汉末朝廷都迁到了许昌 , 从而达到了“奉天子”的战略构想 。
- 先人后己典故出处介绍
- 翻然改图什么意思?翻然改图典故出处介绍
- 上楼去梯典故出处介绍
- 身先士卒典故出处介绍
- 识时务者为俊杰典故出处介绍
- 释生取义典故出处介绍
- 所向无前典故出处介绍
- 算无遗策典故出处介绍
- 舍身成仁典故出处介绍
- 生子当如孙仲谋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