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究竟死的冤不冤

赵国两位大将廉颇和李牧先后被害,无疑是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所以有人觉得赵国是亡在了自己人手里 。要说赵王是否后悔杀李牧,事后肯定后悔,但也无济于事,只能说李牧最后没有遇上一位明君 。不过就算李牧不死,最终赵国也是难以抵挡秦军的攻势,但李牧被自己人冤杀着实有些令人无语 。下面就来回顾下李牧的生平,看看他的一生到底是如何走向这场悲剧的 。

李牧究竟死的冤不冤

文章插图
1、名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中,除了王翦比较圆滑得以善终外,其余三位都用实力证明了“有多大能耐就有多大脾气”这句话 。
李牧在这四大名将中算是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了,他这一生几乎都是处于国君的猜忌之中,以一己之力抗击秦军入侵,最后却被昏庸的赵王迁和佞臣郭开联手杀害 , 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要是深入分析下赵国的国情以及李牧的性格 , 就会发现李牧的悲剧命运从他出道之日起就已经注定 。点背总碰上昏君是一方面,自身棱角太多是另一方面 。这两方面累加起来,最终成为砍向李牧的那把利剑 。
李牧是廉颇、赵奢之后赵国唯一的顶梁柱,本来赵括也可以勉强算作一根不太粗的柱子,可长平之战中赵括被乱箭射死,廉颇年纪也大了,李牧就是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接受国君委派,到赵国边境线雁门关一带混基层打匈奴 。
当时赵国的边境线简直一团糟 。长平之战后 , 赵国40万大军被白起坑杀,其中也包括赵孝成王的爷爷赵武灵王费劲巴力训练出来的草原飞骑 。自此,赵国边关再也没有足够的的防御力量抵御匈奴,日益衰微的国力也不允许他们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 。说实话骑兵实在太烧钱了,战马得喂精饲料,不然极容易跑肚拉稀丧失战斗力,骑兵的装备也比步兵的费钱 , 训练起来难度还相当大 , 毕竟马背不比平地,训练不到位极容易从马背上摔下来断胳膊断腿的 。
当时赵孝成王因为长平之战的失利正一脑门子官司呢,哪还顾得上搭理北边这群拿着弯刀、嗷嗷乱叫的少数民族 。可是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行,匈奴实在太讨厌,动不动就冲进边境线掠夺物资,边境地区老百姓纷纷逃亡 , 粮食生产趋于瘫痪,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大环境 。
赵孝成王虽说缺点一箩筐,什么耳根子软啦、不思进取啦、领导能力差啦,但总归能够看出李牧的才华,派他去镇守边关 。李牧临走前 , 赵孝成王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李?。灰悄馨涯侨号叛蚱さ男倥缯桨?,要啥你随便说 。”他给了李牧充分的自由权,规定李牧可以自行设置官吏,而且整个雁门郡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他自己支配 。
说实话这种规定在当时就是张空头支票,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 雁门郡让匈奴给霍霍够呛,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到这种地方当统帅,简直一点前途都没有 。可人家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就是可以在绝路中趟出一条活路来 。李牧到雁门郡没多长时间就出名了 , 不是因为作战勇猛,而是因为没出息 。
只要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那报警的黑烟一冒,李牧就赶紧轰着士兵和老百姓收拾东西躲进城内,从来不主动出击 。时间一长匈奴军认为李牧胆小如鼠 , 就连自己手下士兵也感觉主官太丢脸,是个不折不扣的窝囊废 。
事情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孝成王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李牧是他给安排到边关的,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于是赵孝成王派出使者传达他的意思:“你小子别给我当缩头乌龟,赶紧给我带兵出去打匈奴 。”然后李牧依然如故 , 把领导的话当成耳边风 。赵孝成王那个气?。⊙?,我还治不了你,立刻空降来一位将领,把李牧踹出雁门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