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和赵国有什么恩怨吗( 二 )


但是,赵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 , 赵国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 。而这对于东方的其他诸侯国来说 , 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赵国强大了,作为邻国的他们就该遭殃了 。尤其是对于燕国、齐国这些离秦国较远的国家来讲,赵国的威胁要远大于秦国 。在长平之战前 , 赵国没少揍他们 。
比如公元前276年 , 廉颇伐齐,攻陷九城;公元前276年,廉颇攻魏几 , 拔之;公元前265年 , 赵将田单攻韩 , 拔注人;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 。
所以,长平之战对于秦赵之外的各个诸侯国而言,其实谈不上什么立?。?双方都是威胁,坐山观虎斗乃是最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

齐国和赵国有什么恩怨吗

文章插图
3、齐国为什么不借粮有了这么一个结论,我们再来看齐国不借粮食 , 那就变得十分合理了 。对于当时的齐国而言,他们是不想看到赵国赢的 。齐国希望秦国去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削弱赵国,从而缓解赵国对于自己的威胁 , 至于所谓的唇亡齿寒,那该是后面考虑的事情 。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自己帮赵国打赢了秦国,或许自己能瓜分一些好处,但最大受益者必定是赵国 。等到他们消化完毕,势必会对齐国发动新的攻势 。此外,齐国还会因为出手帮助赵国,而受到秦国的嫉恨,那么无论胜负与否,齐国便会为自己无端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 。当然了 , 站在齐国的利益角度而言,他们同样也不希望,秦国过分强大,所以他们没有选择背后捅刀子,夹击赵国 。
所以,齐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赵国和秦国死磕,双方都被削弱,自己才能有机会从中获利 。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齐国,也适用于楚国、燕国,甚至连同为三晋的魏国与韩国,也都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
关于长平之战,魏王曾询问过底下大臣的看法,结果有人说 , 赵国输了,其实是我们的福气 。虽然这样的话有些短视 , 但就当时的背景而言,并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没有谁愿意看到身边的盟友 , 过于强大 。
【齐国和赵国有什么恩怨吗】大夫曰:“纵其胜赵 , 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 。”(《资治通鉴》)
此外 , 秦国的外交策略也一直弄得挺不错 。
在上党以及长平对峙期间,秦国一直都在放烟雾弹 。明明前线剑拔弩张,却对赵国的议和使者隆重接待 。弄出一副随时有可能罢兵言和的状态 。这让魏国、楚国这些颇有想法的诸侯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或许有着出兵的想法,但是却又担心赵国和秦国已经议和 。届时自己不仅什么都捞不着,还会白白惹来秦国的愤怒 , 那就得不偿失了 。
郑朱,贵人也 , 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 。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 。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史记》)
所以,总结来讲 , 齐国等诸侯,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不帮赵国,一方面是想坐山观虎斗,一方面则是害怕得罪秦国 。这些想法放在现在来看,自然是有些短视,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其实都是情理之中的想法 。我们总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容易将事情简单化 。
毕竟他们也没想到,赵国会输得这么惨,四十多万青壮,仅仅一两个月就被秦军给全部歼灭了 。这也是赵括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所笑话的原因之所在 。
如此短的时间,如此之大的伤亡,各位诸侯根本就来不及反应 。而正是在见识到秦国的强大之后,魏、楚等诸侯国才有了唇亡齿寒的想法,于邯郸之战出兵相助赵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