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被称为商圣,但范蠡还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勾践复国 , 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范蠡晚年却主动选择隐退 , 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范蠡是一位很有眼界的人,他在人生不同阶段都能找准自己的目标,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大智慧 。相比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急流勇退,但范蠡就敢这样做,而且此后还成为了一名商人,范蠡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转变的?
文章插图
年轻时看远
公元前526年 , 在春秋战国的楚国宛地,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出生没多久范蠡父母就相继离世,由哥哥和嫂子抚养成人 。
虽然青年时期的范蠡是一位学富五车、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 。但他的行为举止怪异,常常佯装痴狂,“疯疯颠颠”,独来独往 。被乡人称之为“疯子” 。
范蠡特立独行的名号很快传到了县令文种的耳朵里,于是他诚心相邀,以礼相待,打动了范蠡,两个人相谈甚欢,相恨见晚 。
范蠡最初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目标是吴国,他很早就预测到位于东南的吴、越两国将有强盛崛起之势,但吴国已有孙武和伍子胥两位大能人,故又改变主意和文种一块去了越国 。
越国有一位叫石买的大臣妒贤嫉能,他向越王进谏:“一个拿自己的美色到处招摇的女人可不是一个好女人,一个拿自己的知识到处宣扬的文人也不可靠 。”
越王于是便命范蠡对越国各地进行考察,熟悉国情,了解民意 。
范蠡的离开其实也不是真的离开,只是为他以后的辅佐国君积聚力量 。
公元前496年,勾践继位,在文种的努力下 , 范蠡重回诸暨,而勾践也很赏识范蠡的才华,先是启用范蠡做大夫 , 后又被擢升为上将军 。
从范蠡的种种举动来说,他是一个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灵魂的人 。
他不按常理出牌 , 在所有人看来,吴国似乎是越国永远不可能超越的对手,但他却选择了处于劣势的越国,也说明他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人生 。
【范蠡最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他才是拥有大智慧之人】或许年轻的时候,很低的天空让我们不能展翅翱翔,但我们也可以把目光投向远方,去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
纵然身处泥泞,也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样就能在一次次飞翔中不断打牢自己的根基 。
文章插图
中年时看透
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与吴军决战,被围困后 , 勾践面前只剩下两条出路:一是死战 , 二是请降 。
在当时,能把危机变成转机,只有范蠡能做到 。
在第一次求和失败后,范蠡提议可以行贿伯嚭,因为吴国伍子胥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忠臣,而太宰伯嚭贪财好色,把他作为突破口,或许还能寻求最后一线生机 。
会稽之围解开后,他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难关,勾践要入吴为奴,侍奉夫差 。
在入吴为奴的日子里,范蠡三施苦肉计,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勾践尝夫差的粪便这一出 。
吴王夫差久卧病榻,一直没见好,勾践担心吴王病死,自己也会性命不保 。
于是范蠡给勾践出主意,大王你可以去尝他的大便,以表自己的忠心 。因为我已经推算过了,他的病能够痊愈 。于是第二日 , 勾践果真按照范蠡说的去做了 。
这让吴王夫差很感动 , 没多久,吴王的病得以痊愈,特地大宴宾客,而此时的越王主仆由奴隶直接摇身一变成了吴王的座上宾 。不久后他们苦尽甘来,得以回国 。
- 明朝为什么没有后宫干政?为何会有宦官专权?
- 汉少帝死后为什么被葬入太监墓穴?
- 李元昊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被自己儿子杀死?
- 秦始皇为什么是祖龙?
- 隆科多为什么背叛康熙?
- 刘禅为什么没有继承刘备的志向?他对汉室是什么感情?
- 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
- 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接收了数万名犯人,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 昌平君熊启为什么要背叛秦国?
- 赵元佐为什么疯了?他究竟是不是装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