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唐话在汉语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唐朝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一段高峰期,现在不少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唐朝的文化,甚至还一度引起了研究唐朝文化的风气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的了顶峰,各方面都是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这对周围的国家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了 。实际上唐朝能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别的国家,也是因为汉语的发展得到了进步,那唐朝对汉语究竟起到了哪些推进作用和贡献呢?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

唐朝时期的唐话在汉语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文章插图
一、唐朝的“唐话”和万国来朝中国的文字起源较早,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标志着古汉语的成熟 。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在文字成熟之前,古汉语至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 。按照学术界的说法,中国汉语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
上古汉语是从夏商时期到晋朝,《礼记·王制》曾记载,周朝分封八百诸侯: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唐朝时期的唐话在汉语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文章插图
秦始皇统一七国后,才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此后历经发展,才有了上古汉语 。
从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古代汉语系统得到重构,形成“唐话”,又被称为中古汉语 。唐朝的汉语和近代文言文十分接近,学习起来比上古汉语要容易的多 。
唐朝时期,万国来朝,是我国古代汉语对外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亚诸国和唐朝交流频繁,包括突厥、回鹘、吐蕃、波斯以及粟特人建立的康国、曹国、石国等,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商人来到唐朝 。另外,包括日本、新罗(朝鲜半岛)、百济(朝鲜半岛)、高丽(朝鲜半岛)、泥婆罗(尼泊尔)、天竺(印度)、林邑(属越南)、真腊(柬埔寨)、狮子国(斯里兰卡)等国,也都有学生和商人仰慕唐朝的高度文明,不远千里来到唐朝,这就有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
唐朝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繁华,更在于他的包容,繁华的长安城,“万国”百姓杂居,用“唐话”交流成为当时一大奇景 。但他们是如何学习“唐话”的呢?
唐朝时期的唐话在汉语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文章插图
二、来唐人员的汉语教育1.唐朝留学生的汉语教育
首先以日本留学生为例,据《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日本派遣留学生团体来到长安 。此后,日本先后13次派遣留学生来唐 , 规模很大 , 合计多达600多人,这些人被日本称为“遣唐使” 。这批遣唐使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这些遣唐使的主要留学目的是接受唐朝的文化,然后学成归国,对日本国内进行输入 。
当时唐朝对日本留学生非常重视,从入学开始 , 基本上就安排最初级的汉语培训 , 此后,还有组织地安排对中国传统国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学习 。而这些学习的基?。际谴铀腔崾褂煤河锟?。通过遣唐使,汉语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举三个例子:
第一,日本第一部古代文学作品《古事记》,记录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成书于公元712年(唐玄宗登基那年) 。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全部用汉字写成的,在日本影响很大 , 对中国汉语的对外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 。
第二,日本天皇是一脉相承的,“天皇”一词,最早并不是日本使用 。唐高宗时期 , 皇后武则天权势很大,满朝大臣称唐高宗为“天皇”,称武则天为“天后” , 由此,“天皇”这个词才传入日本 。日本每一位天皇都有自己的年号 , 唐朝时期 , 日本有了第一个天皇年号,名叫“大化”,取自中国的《尚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