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能够开国立唐,李世民同样功不可没,可以说大唐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打下的 。李渊也深知李世民的功绩要大于李建成,但他还是选择把太子位封给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然立长子是传统,但李世民在军中的声望根本不是李建成能比的,而且李世民肯定也不服李建成 。实际上李渊这样做也有他的理由,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敢大义灭亲 , 强行夺走继承之位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22A32134-0.jpg)
文章插图
历史上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屈指可数,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一,李世民的能力自然不可忽视的,在当时李渊不可能不知道李世民的能力,但为什么李渊却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呢?
首先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权一直秉持着,要立嫡长子为储君的规定,几乎唐朝之前,所有的废长立幼,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 三国时期的袁绍和刘表,隋朝的皇帝废了太子杨勇 。
这些都是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所以李渊,也不得不忌讳着点 。
其次,就是因为李渊自身 ,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之后,没几年,李渊就宣布要让位给李世民,后来李渊又当了八年太上皇,才病逝的,他退位的时候,并没有老的不能动,所以说他的退位,也有被逼无奈的原因 。
李世民在开拓大唐的时候,手下已经有了很多人才,后来李渊登基 , 给了李世民很多的便利,甚至大唐的一半权利,是在李世民手里,甚至李渊允许李世民 , 可以自己制造货币,就连当时太子李建成,都没有这个权利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22A35P4-1.jpg)
文章插图
李世民的上位已经成了必然的,如果他不政变 , 他的权利这么大,迟早会被新帝清理,而且李渊当时,也没有能力阻止李世民 。
李渊不把太子给了李世民 , 也是为了自保 , 问题他是这事确实是做错了,既然任命了太子,还任由李世民发展,甚至提供了一些便利,所以导致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 , 所以李渊自己,也有一些问题 。
其实无非以下几点因素: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一、那个时候 , 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的固有思想下 。而且李建成也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陈寅恪评价李建成: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 。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 , 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 。
![李渊明知李世民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就是不愿封李世民为太子?](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22A330b-2.jpg)
文章插图
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 , 平定山东 , 足可见李建成并不是历史中记录的草包形象,李世民在登上皇位之后修改历史 , 极力抹黑他的大哥李建成 , 所以后代人们都以为李建成不如李世民 。事实上他仁德宽厚 , 跟李渊等长辈关系比李世民亲近,李世民更喜欢花时间和文臣武将研究兵法谋略等治国策略 。
二、李世民军功盖世 , 可以说李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可皇权毕竟是自私的 , 李渊没有能力把控朝堂的局面,他选择了最保守的一种方法尽量去挽回自己作为皇帝的颜面 。李渊清楚的认识到,无论立谁为太子,都会引起党争 。如果立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联手也会反抗;如果过度的贬斥李世民,他也必然会反抗 。
- 曹操明知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为什么不杀了他?
- 诸葛亮明知马谡没有经验,为什么不派姜维守街亭?
-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要推翻魏征的墓碑?
- 李建成曾对李世民下毒,为何李世民中毒还能逃过一劫?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将李世民定罪?
-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探亲约定秋后问斩,第二年为什么没人逃跑?
- ?房玄龄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李世民关系如何?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隐藏了哪些秘密?
- 汉武帝明知国库吃紧,为什么还要不惜一切同匈奴火拼到底?
- 李祐为什么要反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