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宋之问?( 二 )


据《大唐新语》和《唐才子传》等记载,声名鹤立的宋之问还有一个善于写诗的外甥叫刘希夷,中过进士,由于尊重长辈,又与宋之问年纪相仿 , 每每写出诗作总会请宋之问指点一二 。
某天,刘希夷写了一首古乐府诗《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 岁岁年年人不同”,十分经典 。
当宋之问读完这首诗 , 也深深被这两句诗所吸引 , 便问外甥,是否把这首诗拿给别人看过?
刘希夷说没有,刚写完就请舅舅您指点 。
宋之问闻知暗喜,就对刘希夷说:把这首诗给我好了 , 算是我的作品,当时刘希夷没想太多,觉得舅舅这个著名大诗人张口了,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 。
宋之问便把诗取走 。刘希夷送走宋之问后,翻来覆去想,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这样白白让舅舅占为己有,就十分后悔,不想忍痛割爱,便又找宋之问想要回这首诗 。
宋之问不由得恼羞成怒 , 顿生杀机 , 他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外甥永远闭嘴,把这首诗彻底占为己有 。
便不动声色地留下刘希夷一块饮酒,灌醉后支使家奴用土袋活活把外甥压死,可怜的刘希夷,因一首诗性命呜呼了,被自己的舅舅暗算,还不到三十岁 。
《大唐新语》中言:刘希夷写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首诗不久,“为奸所杀 。或云宋之问害之 。”这个“或云”分明直指宋之问杀了刘希夷 。
由于这宋之问名头大 , 私下结果了外甥刘希夷也没有引起人注意 。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 还是或多或少传出点信息 。
《唐才子传》中说:宋之问“知其未传于人 , 恳求之,许而竟不与 。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
由之,《全唐诗》中在宋之问与刘希夷名下分别收录了这首诗,宋之问也仅仅在个别句子上处理了一下 。

唐玄宗为什么要赐死宋之问?

文章插图
(四)宋之问是个抄袭高手?
宋之问有许多诗篇传世,也留下许多经典名句,真怀疑这些诗篇,这些名句的确切来历 , 有多少抄袭存在?
据有人考证 , 宋之问的作品中,疑点多多,存疑抄袭沈佺期的就达十余首之多 。
留意历史上有关宋之问的记载,这是一个品行恶劣,道理败坏的小人,屡屡卷入政治漩涡中,想借此攀上高枝 。其人弱冠便有才名,其五言诗被喻为“无能出其右者”,二十岁便考中进士,成了文学侍从 , 如品德才华兼修,必将清史留芳,然而他却自恃才华非常人可比,又有一个仪表倜傥风流的外貌,主动向武则天自荐,想成为女皇的男宠,来沾女皇的雨露,武则天并不喜欢他,说他有口疾,其实是病在骨髓,满腹坏水 。
武则天没有接纳他 , 令他羞愧不已 , 又不甘心,转而巴结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为了得到重视,不惜低三下四给张易之提尿壶,斯文扫地,恶心致极,令人不耻 。
当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人逼迫武则天退位,张氏兄弟被诛杀 , 因他与二张走的近,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
随着了所傍大树倒了,宋之问的荣华富贵也转眼落花流水,一棵树倒了,还会有大树,世间不缺少大树也就不缺少权贵,他偷偷潜回京城 , 躲在好朋友王同皎家中,这王同皎何人?就是与宰相张柬之搬倒武则天那位,是金枝玉叶安定公主的丈夫,他十分看不惯武三思弄权,便私下联系想除掉武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