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在三国时期是仅次于曹魏的存在 , 甚至一度能和曹魏平分秋色 。不过孙权晚年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朝局不稳,最后爆发二宫之争也让东吴一度走向衰落 。孙权长子孙登意外早逝,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孙和跟孙霸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一时间朝堂被分成两派,以“人和”著称的东吴也开始出现裂痕 。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 , 改立孙亮为太子 。为何孙权会在这件事山犯糊涂呢?
文章插图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但后来真正成为英雄的只有三个人 , 一是曹操,二是刘备,三是孙权 。而在这三个人中,曹操、曹孟德历来被称之为奸雄,刘备、刘玄德则被称之为枭雄,唯有孙权、孙仲谋被冠以英雄之名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他的多首词中就表达了对英雄孙仲谋的景仰,其中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这样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 悠悠 ,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也正是这个英雄孙仲谋,在处理国事时,高招迭出,得心应手;可在处理家事上,尤其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 , 却昏招频频,十分纠结 。正是这个一团糨糊般的纠结,最后把一个雄据东南的孙氏吴国给断送了 。
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五月,吴国太子孙登去世了 。正始三年正月,孙权立了他的另一个儿子孙和为太子 。八月,又封了另一个儿子孙霸为鲁王 。孙霸是新太子孙和的同母弟弟,特别受到孙权的宠爱 , 在待遇上与太子没有差别 。正因为与太子在待遇上的无差别和孙权的宠爱 , 孙霸产生了与孙和争夺王位的野心,这也让朝中一些看风使舵的小人找到了投机钻营的空子 。孙霸的老师尚书仆射是仪,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便向吴王孙权上奏章劝谏,奏章说:“臣私下认为,鲁王天生美德 , 文武兼备,当今最好的办法,是派鲁王去外地镇守,使之成为国家的屏护 。用以传扬美德,广耀威仪 , 这才是有利于国家的良策,也是海内士人所期盼的 。应该降低鲁王的待遇,以保持与太子之间的上下等级秩序,这才是阐明教化的根本 。”这样的奏章,孙霸的老师是仪连续上了三、四本,但孙权根本不听 。看来 , 英雄为了自己所偏爱的儿子,也真是糊涂了,连社稷的安危也不顾了 。
文章插图
孙权不但没有听从是仪的劝谏,反而让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同居一宫 , 并且 , 让两人的礼仪等级也完全相同,这是一个不好的政治信号,致使群臣人心浮动,议论纷纷 。因为下面反应太大了,正始六年(245年) , 孙权又让两人分宫居?。髯缘氖袅乓哺魉嫫渲?。于是 , 兄弟俩的隔阂便由此而产生 。孙权一手造成的兄弟之间的间隙 , 让投机取巧的人找到了钻营的机会 。卫将军全琮派他的儿子全寄到鲁王手下去做事;为了表示光明正大,他还将此事写信告诉了太子的老师丞相陆逊(就是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的那位爷) , 陆逊回信说:“子弟们如果有才能,就不用担心他们将来得不到重用,不要通过私人关系以求荣利;如果子弟的才能不理想,终将会为此招来灾祸 。而且听说二宫势均力敌,双方必有间隙隔阂,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情 。”全琮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同样犯浑,完全听不进陆逊关于不要卷入王室矛盾中的告诫,让儿子全寄依附了鲁王孙霸 。全寄不但对鲁王阿谀奉承,还挑拨鲁王和太子本来就有隔阂的关系 。陆逊又写信给全琮说:“你不学习金日磾(归顺汉朝的原匈奴王子,汉武帝的托孤大臣)的品德也就罢了,为何要放纵全寄依附鲁王,挑拨离间?这样下去,终将会给你全家招来大祸的 。”全琮不但不听陆逊的忠告,反而由此对陆逊怀恨在心 。
- 孙尚香回东吴为什么带走阿斗?
- 费祎出使东吴是哪一回 述说费祎出使东吴的故事
- 为什么说曹魏爱人妻,东吴控萝莉,蜀汉全是基?
- 东吴是如何破解诸葛亮隆中对的?荆州成关键一役
- 魏国为什么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 吕蒙是怎么死掉的?
- 东吴实力更强为何不去北伐?
- 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
- 楚汉之争如果韩信谁都不帮,结果会怎么样?
- 夷陵之战后,东吴为什么不趁机消灭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