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

文章插图
1、刘寔是谁
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 。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衣玉食 。刘寔就属于这类 。他的父亲还在斥丘县当过县令,但家庭依旧贫苦 。刘寔小时候只能靠贩卖牛衣(牛过冬御寒的织物)来养活自己 。不过他非常好学,即使在市集上练摊,口中也不忘背诵诗书 。
待到成年 , 他不仅知识广博,而且品德高尚,被当地推举孝廉的官员举荐,但刘寔偏偏不去 。在隋代以前,举孝廉是平民阶层唯一的上升通道 。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刘寔放弃了推荐,却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他以小吏的身份跑到洛阳 , 硬生生凭借自己的才华逐步升迁,最后历任河南尹丞、尚书郎等官职 。
魏国伐蜀那年,他正好是司马昭的军事参谋 。很多人认为伐蜀太过冒险,不免忧心忡忡,四处打探到底胜算几何 。刘寔看到同僚的焦虑 , 微笑着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众人不解,问:钟会和邓艾二位将军为何回不来呢?刘寔笑而不答,但事实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 。
2、崇让论
刘寔为什么能精准的预判钟会之乱呢?

文章插图
刘寔之所以精准预判了钟会之乱,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九品中正制”的缺陷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从基层为曹魏政权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其核心思想与汉代的“举孝廉”政策类似 , 是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之前,中原政权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
但无论是九品中正制还是举孝廉,判断人才的标准取决于官员 。而中国又是人情社会,如果官员在举荐人才的时候夹杂了私情 , 势必会造成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