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对内平定孙恩起义 , 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 , 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 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那么,身为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为什么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 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ZR11I4-0.png)
文章插图
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大汉帝国彻底终结起算,曾经创造了第一次大一统辉煌的大汉,在刘裕代晋之时,已然灭亡了整整200年,即使算上蜀汉 , 从蜀汉灭亡到刘裕代晋,也已过去了157年 。
而且,此时还有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来自匈奴屠各部并冒领匈奴单于世家身份的刘渊,以及刘渊刘聪所代表的那个屠各汉国 , 以晋朝仇家的身份,高举了西汉、东汉、蜀汉的“汉认同”,虽然随着刘曜改赵、石勒王赵的变化而终结,但灭西晋者,再怎么着,也是顶着“大汉”旗号的 。
也就是说 , 距离刘裕一个世纪前的刘渊刘聪,已经把“汉”这个名号,给“污染”掉了,理论上是接受晋朝禅让的刘裕,自然要考虑一个有政治污点的“汉”名号,还值不值得他援引姓氏用为国号了 。
另外,此时的情形,不是刘秀在莽新建国一二十年后重建东汉帝国 , 也不是刘备在曹丕代汉后一两年便以偏霸之姿重建季汉政权,更不是刘渊在汉帝国灭亡84年后再建“汉国”政权那样的“汉威未远”,而是“人心去汉日久”的全新局面 。
早在汉末“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便极其夸张地流传了起来 , 北方政权中,频频出现“以魏为号”、“以魏之名”的政权 , 诸如曹魏、冉魏、翟魏、北魏等,而且石虎也曾在篡位称帝前自居“魏王” 。
刘裕代晋建宋之时,北方正是北魏国力开始含蓄上升的时期 , 既然北方已经有了一个“魏”,刘裕便不能再用“魏”的名号,而且“汉”已经被“代汉者当涂高”之谶语“压制”,在已经有了一个应谶的“魏”政权的前提下,刘裕当然也不能称“汉”了 。
虽然这是一种迷信理论,但自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六百年时间 , 谶纬之术是被以刘秀为首的一代代朝廷所正式承认的一门官方理论 。
另外,刘裕并不是高帝刘邦子孙 , 他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不是宗嗣 , 从传统宗法视角而言,与汉帝头衔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汉朝来说 , 他没有法理继承权 。
而且如果国号叫汉,那么意味着他所成立的国家法理上承于东汉,至少是蜀汉一系 , 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里,法统继承世系为西汉-东汉-蜀汉-刘裕那个汉,即为宣布两晋为伪逆政权 , 这要东晋故民怎么想?
另外魏晋南北朝的人很注重“出身之地”,汉世封爵 , 并不与受封者故乡有太大关系,但到了西晋时,封爵与受封者故乡的关联性便极强了 。
异姓封爵,郡公以上,无特殊情况则必授人以“出身”之郡,甚至曹魏之魏、司马晋之晋,亦是循出身之地而称号,曹操谯人,立国河北,兼有此两地者魏国 , 且带喊着当涂高,魏是雅号,河内司马,世居晋地,且带喊着当涂高,晋是良名 。
- 刘裕既然已经掌握朝政局势 刘裕为何还要杀光司马家族
-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
- 刘裕建立政权后,为何将司马家的后人赶尽杀绝?
- 南北朝时期,皇帝与士族"共天下"的局面如何一去不复返?
- 司马氏最后被刘裕赶尽杀绝的真相是什么?
- 杨侑生平简介
- 身为一代皇帝有自己的陵墓 武则天为何会和李治合葬在一起
- 唐朝传奇皇帝李世民死前究竟把皇位给了谁?
- 隋唐的皇帝多次出逃,为何却拒不迁都呢?
- 刘娥原本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 刘娥为何没有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