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和刘备相比 诸葛亮为何选择实力弱的刘备

对诸葛亮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顾茅庐”的故事人人皆知 。刘备“猥自枉屈”前往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深受感动 , 决定“遂许先帝以驱驰”,开创了一番大事业 。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已经26岁了,在汉朝这个年纪出仕已经算是高龄了 。
比如曹操20岁时就被举孝廉成为郎官,不久担任洛阳北部尉,袁绍20岁出任濮阳县长 。
诸葛亮自幼与叔叔诸葛玄来到荆州居住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就在隆中耕读 。
诸葛玄曾是刘表的旧友,诸葛亮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关系出仕刘表,获得一官半职 。
可诸葛亮为什么不出山辅佐刘表呢?

刘表和刘备相比 诸葛亮为何选择实力弱的刘备

文章插图
诸葛亮 / 图片来源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2010版截图
在治理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依靠荆州豪族蒯家和蔡家,肃清荆州境内的群寇,人民悦服 。他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为了自保,他遣使到许昌向汉献帝奉贡,远交袁绍为盟友,近招张绣为北藩,又纳刘备驻守新野 。
全盛时刘表的势力极大,地盘南接五岭 , 北据汉川 , 据地数千里 , 兵力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楚 , 甚至派兵进入交州 。
可以说在东汉末年刘表是排名位于袁绍、曹操之后的第三大势力 。
诸葛亮不肯投靠刘表做官 , 难道是因为刘表没有对他“三顾茅庐”吗?
寒门下士 , 不受重视
在汉末讲究门第社会,诸葛亮作为一个外来的寒族士人,自然无法融入到荆州名门望族的圈子里,只能是荆州名士圈的边缘人 。所以诸葛亮自嘲是“东方下士” 。
而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人自然也瞧不起出身低微的诸葛亮 。
因为出身寒门,所以他平时结交的好友也是与他身份地位相似的人 。
比如徐庶 。徐庶出身寒门,年少时好任侠击剑,早年为人报仇而杀人入狱 。他的所作所为与那些饱读经学的名士大相径庭 , 当然也不为名士们所接纳 。所以徐庶一直徘徊在荆州世族名士圈的边缘地带 。
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 。东汉大臣、太尉崔烈之子 。崔烈被董卓所杀 , 他逃到荆州避难 。
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人,他也是因为躲避战乱而逃难到荆州的 。
这样一些外地士人来到荆州 , 自然无法轻易融入荆州名士圈 , 只能在圈外徘徊,与同为外来士人的诸葛亮结为好友 , 一同游学 。
【刘表和刘备相比 诸葛亮为何选择实力弱的刘备】为了融入荆州名士圈,诸葛亮家族多番努力,他的长姊嫁给襄阳望族蒯氏蒯祺,二姊嫁给荆州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统堂兄),自己更是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 。而黄承彦则是荆州豪族蔡家的女婿 。
以诸葛亮这种外来人士的身份,即使依仗岳父黄承彦的关系谋得一官半职,也不过是一个下层官员而已,根本得不到重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与诸葛亮的志向相差太远,他根本不可能屈就去当一个下层小官 。
而荆州牧刘表周围有才能的名士众多 , 如刘巴等人,他自然不可能三顾茅庐去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纪轻轻的外来寒族士人出山辅佐自己 。
刘表仅满足于自保 , 没有进取天下的志向 。
同时代的人对刘表的评价不高,甚至很轻视 。
曹操: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