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英荟萃,群雄逐鹿 , 蜀、吴两国的人才构架和曹魏相比略有不同,那么三国军师能力应该如何排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十位:陈宫
陈宫,字文台,吕布帐下的首席谋主 , 刚正不阿,才略俱佳 。他早年效力曹操时,曾为夺取兖州出谋划策,为之后曹魏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但是,只因他看不惯曹操弑杀的本性,毅然投到了吕布帐下,期间不仅辅佐吕布夺取徐州、兖州,还曾一度把曹操打得抬不起头来 。只可惜选错了主公,吕布很多时候自以为是,言不听计不从,最终俯首被诛,陈宫也因此受累,落得惨死的下场 。
第九位:沮授
沮授,袁绍集团的第一谋士,为人刚直,韬略渊深 。他和陈宫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 , 都是没有选对主公,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他早年效力韩馥时,提出的许多良策都不被采纳 , 加入冀州集团的初期还行,运筹帷幄帮助袁绍夺取了青、幽、并三州 。但袁绍眼见实力壮大,对沮授提出的良策,也开始充耳不闻,例如迎接汉献帝,官渡之战时建议步步为营、缓慢推进等,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都没被采纳 , 十分可惜 。
第八位:法正
![三国军师能力应该如何排名?诸葛亮只能位列第三](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9430641D-0.png)
文章插图
法正,字孝直,在蜀汉集团以善谋奇策闻名,但就人品而言,属实不敢恭维 。他在刘璋帐下因得不到重用而怀恨在心,遂背主求荣,勾结刘备引军入川,从此成了蜀汉的有功之臣 。不过 , 从另一方面看,法正倒也确实有些才略 。
汉中不仅是益州的门户,也是曹魏巩固关中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在汉末三国时期,谁占有汉中,谁就掌握了在西部军事上的主动权 。法正说服刘备,集全国之力夺取汉中的战略,无疑是非常英明的决策 。汉中之战时,他又随军献计定策,摇旗指路斩杀夏侯渊,不仅成功夺取汉中,还成就了老将黄忠的威名 。
第七位:庞统
庞统,字士元,蜀汉集团中唯一能和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战术高手,才量高雅,胸有奇策,志向远大,但却是生不逢时 。他早年在东吴时仕途不顺,一直默默无闻,不仅孙权不识英才,就连以三国精英著称的周瑜,也对他视若无睹 。直到投奔了刘备,庞统才脱颖而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
刘备率部西进时,庞统随军谋划,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葭萌关之战,庞统为刘备谋划了三条计策,任君自选 。最后刘备选择了中策,斩杀益州名将杨怀、高沛,一路势如破竹,直达成都 。不过 , 庞统也实在是有些倒霉 , 在建立功勋的道路上刚刚起步 , 就在雒城之战中被一支弹射的无名箭给射死了 , 年仅三十六岁 。
【三国军师能力应该如何排名?诸葛亮只能位列第三】第六位:郭嘉
郭嘉 , 字奉孝,曹魏集团早期最活跃、人气最高的谋士,不仅被曹操视为己出 , 也是在世人口中争议最大的三国精英 。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做事果决,尤其善于发现和把握敌人的心理,所用计谋皆以险、奇著称,说白了玩得就是心跳和意料之外,但却能预测无误、每击必中,不得不说 , 真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奇才 。
他在生活上又不拘小节、放荡不羁,这一点似乎很对曹操的胃口 。所以,曹操早期征战时,总是带着郭嘉随行谋策,并在徐州、官渡、北征乌桓等战役中,出尽了风头 。不过,非常可惜,郭嘉天命不佳,年仅三十八岁英年早逝 。
- 三国演义里,为什么孙权的存在感比另外两人低呢?
- 孙权为什么至死都没能统一三国呢?
- 三国时期邓艾在偷渡阴平是真的带了一万兵力?
- 曹丕治国和曹敝喂啾?两人谁的能力更强
- 司马懿作为三国中的一员 司马懿扮演者什么角色
- 为什么颇有能力的贾诩愿意跟着李傕郭汜呢?
- 戏志才是三国曹操的谋士,为何却常被忽略呢?
- 钟会造反死后,成都有多混乱?
-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白马将军是谁?详解公孙瓒和庞德
- 三国时期十大精锐部队分别是什么?哪个队伍是最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