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司马懿夺权时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引言:
公元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政变 , 一举诛杀了最大政敌曹爽 。
杀完曹爽后,为免后患的司马懿 , 又诛杀曹氏七千多人,一时间洛阳血流成河,无数人惊惧交加 。
司马懿用一场屠杀,让所有人都禁声!
那时候,曹魏的忠臣良将在哪里?他们的后人又在哪,为何少有发声阻止,甚至反抗?

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文章插图
(高平陵政变)
一:一段悲催的时间线 。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无疑是三国时代人才最多的阵营 。
这个阵营最鼎盛时,按三国演义说法是,文臣无数 , 武将如雨,用人才济济都不足以形容 。
这群人跟随曹操打天下二三十年,忠诚绝对没得说,但悲催的是,英雄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
公元218年 , 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第一个殒命,成了曹魏宿将中故去最早的人 。
公元219年,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汉中之战被黄忠斩杀 。
公元220年到229年,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接连故去 。
这长长的名单中有曹操本人、曹仁、夏侯惇、夏侯尚、曹休、徐晃、张辽、于禁、 曹彰、曹丕、许褚,这十年 , 曹操时代的主要战将死了大半 , 就连曹操继承人曹丕都去世了 。
公元230年到公元239年,最后的名将张郃也在和诸葛亮的对战中殒命木门道,曹睿时代的大都督曹真也去世了,最长命的曹洪也走了,曹魏第三代帝王曹睿也去世了 。
这群人的离去,让曹魏不仅失去了一大批人才,也失去了稳固的军队基础 。
简言之,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跟曹操同时代或者差不多时代的曹魏甚至三国名人,就没几个了 。
活跃在当时三国舞台的人 , 都是诸如姜维、司马昭、司马师、郭淮、邓艾这样的晚辈 , 或者如孙权、廖化、这样的老一辈长寿分子 。
那一刻的司马懿 , 就是一个bug,用自己的年纪 , 熬死了无数人 。
老一辈都死绝了,曹魏新生代能顶上去也不至于如此悲剧 , 但新生代不给力就让人难堪了 。
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文章插图
(曹魏故人尽没)
二:新生代不给力 , 曹魏宗族青黄不接 。
曹丕登基之后,因为对直系皇族的忌惮,让他一直致力于打压皇族势力,在他打压下 , 曹植和曹彰全部活得非常憋屈,失去了权柄,郁郁而终!
这样的做派在后续依旧延续,也让整个曹氏直系还有关系最近的夏侯氏人才出现了断层 。
他们在打压下 , 都失去了出头之日 , 即便是人才也没了冒头的机会 。
【曹操培养的忠臣良将在哪里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打压皇族和宗族后的曹丕 , 选择重用诸如曹真和曹休这样的旁系兄弟,这群人在第一代的时候 , 还比较给力 , 但他们的问题都很一致 , 那就是全都是:短命鬼 。
他们死了不打紧 , 他们的儿子却都没长大,长大了的成材率也不高,就让帝王难堪了 。
能信任的人没有长大 , 让曹魏不得不重用外姓人抵抗蜀汉的进攻 。
那时候的蜀汉,在诸葛亮带领下,进攻了曹魏不少次 。
第四次、五次北伐,还有吴蜀联合局面,让曹睿不得不重用司马懿这样的外姓大臣 。司马懿就是在这样的机会下崛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