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三 )


清朝的爵位传承世袭递降 , 也就代表着每代人的收入都会递降,要知道这些皇子们生下来就奢侈惯了,而且开府治事后他们的花销也很大,即便是成为王爷不能像胤祥那样时常获得皇帝各种赏赐,仅凭亲王的收入也难以让子孙后代富贵无忧,除非像康熙第五子恒亲王胤祺那样 。
胤祺在康熙时期就被封为恒亲王,由于为人忠厚善良颇受康熙喜爱,雍正继位之后,虽然胤祺在九子夺嫡时期保持了中立,但由于胤祺的同母弟弟胤禟是雍正的政敌参与了争位,因此雍正对胤祺算是不好不坏,赏赐也不如康熙时期 。
但是胤祺非常勤俭持家 , 为人简朴 , 善于攒钱,他的儿子弘晊也传承了他的家风,当时弘晊传承爵位时,雍正特意加恩允许他这一辈不用递降袭爵,他直接承袭了恒亲王爵位 , 收入算是还可以了 , 可他的生活还十分勤俭 。
据《清史稿》记载:恒恪亲王,仁皇帝孙也 。幼袭父爵 。性严重俭朴,时国家殷盛,诸藩邸皆畜声伎 , 恢园囿,惟王崇尚儒素 。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买田产屋庐,岁收其利 。人以吝啬笑之 , 王曰:汝等何无远虑?藩邸除俸粢田产外,无他贷取之所,不于有余时积之以待后人之储 , 则子孙蕃衍时,将何以为析产赀也?”然诸邸以骄奢故,皆渐中落 , 致有不能举炊者,而王之子孙富饶如故 。人始识王之先见也 。
这意思就是说当时的王公贵族们都嘲笑弘晊吝啬,弘晊却反讽他们没有远虑,在世袭递降传承爵位几代人之后 , 很多当时的王公贵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甚至吃不起饭了,而胤祺的后人一直到晚清时期都只能承袭镇国公爵位了,但是他们的家族还十分富裕,就是因为胤祺和弘晊父子勤俭传家的家风 。
所以从胤祺这就能看出来 , 清朝的王爷可不是富贵无忧,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都得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否则就可能出现富不过三代的悲剧了 。想要富贵无忧,让子孙后代都富贵绵长,那就得要么当皇帝要么像胤祥那样帮助雍正争位,才能确保子孙后代富贵无忧 。因此利益也是驱使这些皇子们积极争位的因素 。
亲王很容易受到皇帝猜忌和敲打
皇帝的兄弟毕竟对皇位威胁很大,因此清朝的皇帝对近亲宗室颇为提防和猜忌,为了让这些皇室近亲没有精力觊觎皇位,皇帝就经常把一些繁琐闲杂的差事交给他们去办,而且办这些小事还经常会被皇帝找茬 , 甚至因为一些小事受到罚俸、降爵甚至圈禁的惩罚 。
看一看清朝历史上的高级宗室,除了像胤祥这样极受皇帝宠信和喜爱的人,大多都被或大或小的惩罚过 , 被惩罚的错误也是有大有?。蟮谋豢凵夏蹦娴拇笞? ,小的诸如朝会上交头接耳、站错位置 , 书写文书时写错名号,这些都会受到惩罚 。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文章插图
就像康熙第十二子胤祹,他生性比较低调内敛,在九子夺嫡中也一直保持中立,雍正继位时为了笼络人心特意把他从贝子爵位晋升为履郡王 。但是胤祹的岳父是康熙临终时的顾命大臣大学士马齐,因此胤祹也比较让雍正猜忌 。
胤祹被封为履郡王不久 , 雍正就以他负责撰写乾隆的老妈钮祜禄氏晋封熹妃的册文中把姓氏错写成了钱氏为罪名,将他贬为镇国公 。可见胤祹即便没参与争位,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贵王爷也得被雍正猜忌和敲打 。
还有康熙第二十子胤祎,由于是老来子,他也没资格参与竞争皇位,所以他本来只是想当一个富贵逍遥快活的皇子 。雍正在他成年后册封他为贝勒,但是很快雍正让他去看守老爹康熙的清景陵,在深山里护陵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一心只想富贵逍遥快活的胤祎当然不肯去了 。